每个人都会犯错,但犯错的后果却各不相同。
小时候,做错了,更多的是“没事,小嘛”或者“让你不听话,和你说过多少次了”。
长大了,做错了,多的是“我早说过了……”或者“下次注意就好了”“赔偿”。
可不论造成什么结果,周围的反应如何,结果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啊,再怎么无所谓,再怎么弥补,也不能和没发生一样,最多是“像”或“当做”没发生。
好像钉子钉进了木板,拔出来,填充上相同的木料,外表完好如初,但它只是“如”。
永远不要为自己的过错找任何借口,那都是自欺欺人和文过饰非——即使所有人都不怪你。
错了,就是错了。
话又说回来,犯错不分年龄,不分男女老幼,不分种族,我们对犯错的人该持何种态度呢?
可以不当一回事,可以责怪,可以鼓励,但最终要让心里过得去——这,很难。
尤其是亲近的人之间,更多了一份真爱,更加无所保留,也就更有一份珍贵的真诚,所以,对错误更加不愿包容,情感的爆发远比面对他人犯同样错误时更加剧烈与直接。
可这种伤害也是更重更直接的。
说一句老生常谈:面对错误,积极克服。既要积极,也要克服。
有心,有容乃大,方有积极;有智,智者乐水,方能克服。
老生常谈,在于它很重要,却很难办到。
最后,与君共勉,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