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多个行业top1 offer,这是我的秋招方法论

2018年的秋招已经接近尾声,各大网申通道陆续关闭。现在虽然最终去向还没有定,但是可选方向基本锁定在3个选择上,所以我的秋招基本结束了。

鏖战了2个多月,我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秋招做一下梳理总结,一方面是帮助自己复盘和反思,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Raymond,国内某top20 985本科生,工科专业。社团经历,校内社团主席,AIESEC。实习经历方面,除了大三暑期在房地产top3实习一个多月,基本没有在大公司实习过,主要是一些项目经历,如参与筹办过国际峰会,校园合伙人、参加的培训项目和创业比赛之类的。

梳理一下我的秋招战况。总体来讲不是特别理想,但也还说得过去……我拿到的主要offer有:房地产top1、安防领域top1、社交电商领域top1、教育行业top2、华为和猎头行业。有大概6家公司进入面试环节放弃继续面试(比较皮~)

1、焦虑比焦虑本身更可怕

对未知的恐惧是人的基本恐惧。在秋招前半程,因为信息不对称,缺乏对秋招大局上的感知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都让本来就躁动的应届生焦虑感倍增。特别是当身边陆续有伙伴收到了dream offer,而自己却两手空空的时候…

焦虑比焦虑本身更可怕。它会束缚你的思维和视野,导致秋招过程异常痛苦,策略上会出现诸多问题,而策略是决定秋招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正确对待焦虑,认识到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秋招的‘用户体验’。

2、如何选择行业方向

了解并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大势,哪些产业正在走向没落,哪些行业正在快速兴起,哪些行业处于经济周期中(如现在的房地产)。避开那些走下坡路的行业,投身到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

a、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这个在网上可以查得到,不赘述)未来能够得到国家的政策等的支持,国家重点扶持,说明了这些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b、行业研究报告。报告里会有对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进行分析,从中找准体量大发展迅速或者呈指数型速度发展的行业,然后再找来具体到相关行业的报告进一步了解。搜集行研报告,是需要具备的能力。

c、投融资情况。资本不断流入的行业,预示了行业未来的发展。直观表现为密集地产生投融资交易,交易总量大。

d、时讯媒体。如36Kr、创业类媒体等,时效性强,市场上的动作基本在这些上面都可以了解到。

通过行业机构的研究报告发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企业级应用与服务、新能源、在线教育和智能制造五大领域未来极具发展潜力。

先搜集信息,锁定行业范围,再结合自己的背景和兴趣,用排除法确定意向行业。

对于本科生,这个要求有点高,相对于研究生,本科生的阅历和时间上都没有优势,操作起来有难度。

3、求职逻辑:行业-公司-岗位

确定了行业之后,瞄准行业内的top公司,选择公司的核心岗位。

此外,一家公司背后的投资机构也会成为它强有力的背书。因为优秀的投资机构也一定会优先选择那些在他们看来更容易成功的公司。

4、暑期实习申请,是秋招的彩排

那些暑期实习申请顺利的同学,秋招往往不会太差。

实习申请的流程和校招类似,可以提前熟悉校招流程。更重要的是,你在跑宣讲会、网申、面试的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会对校招申请很有帮助。比如各种求职网站的侧重点是什么,应该重点关注哪些网站;手机控的我们,如何养成登录网站的习惯;跑宣讲会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去隔壁学校的宣讲会转转;如何收集优质求职信息,积累信息源,如求职群、公众号等;简历的不断修改迭代,面试技巧的锤炼等等。

暑期实习申请多走一些路,校招就会轻松一些。

5、公司的价值观是否契合

价值观是否吸引求职者,在未来会扮演「一票否决权」的角色。这关系到求职者未来能否在这个职业里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当你发现这个公司产品、管理团队、创始人和你的价值观不同的时候,无论之前有多么充分的加入理由,无论这家公司在今天的中国多么明星,都不应该是你的选择,因为即使它在商业上成功,你也不会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了解和把握公司文化和价值观,面试时尽量将价值观作为自己应对面试官的行为标准。面试官也在观察你是否契合公司价值观,这个很重要哦~

6、可以海投,但是不要平均用力

a、找到“甜蜜区”:找到自己最擅长,最向往并且能产生高价值的领域。

b、战略性专注:只打“甜蜜区”里的球,战略性忽略低价值的事。

c、等待机会,持续迭代:在高价值领域,用最不取巧的方式做事。

7、如何准备一家公司的面试

遵循的逻辑:行业-公司-岗位-自己,可以通过行业研究报告、资讯媒体等快速搜索信息。

行业:了解该行业的商业模式,市场规模,主要玩家等等。如房地产行业

公司: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主要产品的相关信息、公司发展战略、文化、价值观等(可参考信息源有公司财报、招股说明书、行研报告、官方媒体平台、媒体报道等)

岗位:工作内容,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自己:挖掘自己的核心点,行业、公司、岗位和自己的结合点,并在面试中展现出来;自我介绍和回答职业规划时向结合点靠拢;特别是岗位要求的特质要有意识的表现出来。面试时候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饱满的状态有助于面试水平的发挥~

面试,是校招的一个大头。私以为,校招的竞争核心还是在于人的竞争,在面试时体现的尤为明显。所以学生阶段应该把重心放在人的发展上(这个话题比较大,以后有机会再讨论),而不是局限在‘术’的层面。

8、从找工作的角度看要不要读研

我本人非常肯定读研的价值,在各种面试中接触到了很多很优秀研究生,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研究生经历带给他们的成长,我觉得这是比更高的学历更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能够获得人的发展,这样的研究生是很有必要去读的,将来的竞争力也绝不会差。

但是,我也碰到过一些研究生,没有在研究生阶段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成长(私以为这和他们的观念有关:读研,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学历),除了一纸论文,应届的他们竞争力不及一些优秀的本科生,蹉跎了年华。

决策之前,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研,如果只是为了更高的学历,我觉得价值不大,至少没有你预期的大。

9、正确认识秋招

秋招是一场拉锯战,对我们的心理和体能是极大的考验。

通过这个过程,不断的逼迫自己去思考

我是谁?

我要去哪里?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对自己思考,对社会思考,对未来思考,我认为这比找到工作更有意义。

大约在暑期的时候就要决定是去工作还是考研。不论是直接就业还是考研,都应该开始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思考未来的发展。对于读研的伙伴,这很可能关系到研究生专业的选择以及怎样度过研究生阶段。

以上是我的一些复盘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拍砖~

秋招路上的小伙伴们,辛苦了(ง •̀_•́)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