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心素履
《人生七年》是一部关于十四位小朋友的纪录片,从七岁开始采访,每七年采访一次。这部纪录片,目前已经更新到63岁,追踪记录了56年的人生境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这部纪录片中,可以发现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个人发展的下限,同时也限制了未来发展的上限。
最明显的感受是,在七岁的采访中,有的小孩连大学是什么都不清楚,但有的小孩很明确自己要读什么高中,毕业后要进入剑桥大学。
当然,也正因如此,前者大多数只上完了高中便进入社会工作,开始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的人生轨迹。后者,因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了高中学业,顺利进入大学,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和机会也更多。
当然,也有例外的,即使从小家庭环境中没有上大学的引导,但凭借个人的后天努力,依然可以进入牛津高校就读,毕业成为大学教授,实现人生阶层的跨越。
教育是改变人生的重要变量。这是我从纪录片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因为教育,我们可以实现个人阶层的转变,同时因为有教育,可以有更多人生选择,更为重要的是给下一代带来人生不断向上的目标。
除了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婚姻,这是决定个人及家庭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一位好的伴侣,不仅可以治愈对方在原声家庭中的伤疤,更重要的是改变原本的人生轨迹,收获人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纪录片中,有从小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小孩,他们对待婚姻和孩子的看法都非常消极,不愿意结婚,更不愿意有小孩。但是当遇到一个理想的伴侣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不仅婚姻幸福,还儿女双全,甚至在伴侣的估计和激励下,开始尝试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最终也完全脱离了原生家庭带来的既定的人生轨迹。
所以,这也带给我们一点启发,无论原生家庭是否幸福,也不管是否接受大学高等教育,我们每个人依然有选择的机会,只要选择对了婚姻伴侣,同样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同样可以家庭美满幸福。
最后,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永远相信人生处处有选择,只要你想,什么时候都不晚。这是从纪录片中感悟最深的一点,其中一位主人公,从小在双职工家庭长大,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再后来的人生发展中,因为没有考上目标的剑桥大学,而中途退学,开启了人生将近二十年的颠沛流离,靠救济金生存的日子。
原本以为这一生就这样草草结尾,但没想到在49岁的时候,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成为一名议员,为人民群众的福利而四处奔波。从此,人生走上了闪闪发光的道路,虽然没有一起共度一生的伴侣,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十分富足的,他活得十分坦荡,也顺遂心意。
所以说,人生处处是转机,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只要跟着自己的节奏,最终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