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二批次兑付后,3月11日HH资管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不遗余力为完成100%资金兑付目标而努力。
这波豪言,是公开向投资人表决心呐!
但承诺没兑现之前,还仅供参考。
去年底HH系出的兑付方案为,年内首期兑付10%,5年内分期兑付剩余本金,每年兑付比例不低于10%。
也就是说,兑付周期至少五年打底。
目前首批兑付已完成,共兑付5.1亿,2月28日第二批次3%的兑付也完成。
现在距离100%的兑付目标,还任重而道远,最终的兑付情况可能还会因底层资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如果是HH那边代销的产品,或者期货和公募做的标债资管,它只是充当了信息中介角色的产品,最后真可能100%兑付。这种不管是找HH,还是找做产品的持牌机构,都有可能把钱要回来。
但如果是资金池产品,或者拿去玩非标,自己当管理人的产品,去碰了投资人钱的,这种估计就比较悬了。
因此关键还是要看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
据我们了解到的,当年巅峰时期,HH那边一个月能销售5个亿左右的标债资管,运作了大概一年多吧,那部分资产大概有不到一百亿的规模,这部分真实业务的底层资产是没啥问题的。HH在里面就起到个中介作用,产品到期退出,钱应该是直接还到投资人账户去,这部分业务不仅本金有保障,投资人还是能赚到钱的。
因此有一部分拿去买标债资管或城投的资金,大概率是能全额兑付的。
但另一部分若是去搞别的或者自用了的资金,可能就比较难了,实控人一家都远走高飞了。
当时有报道,HH系资金规模大概有300亿,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拿去做票据业务了,剩下的百亿大概就是去买标债资管的。但那将近200亿的票据业务到底是不是投的票据?投的话投了多少?这些钱又去哪了?都是疑惑。
我们不知道别人到底把钱拿去干啥了,也不好去下定论,如果真没碰投资人的钱,最后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全额兑付,谁又说的真准呢?但要是拿了投资人的钱,实控人还跑国外去了,那种的就比较悬了,因此最后的兑付情况可能不一样。
而这个案例,再次体现了底层资产的重要性。这系那系的,碰了投资人钱的,几乎都没有太好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