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吖艺术工作室 袁媛
我大学本科是国画专业,闲暇之余,会去培训机构兼职给小朋友代课,我记得那是湖北襄阳最大的美术培训机构,但那时教的还是简笔画,而且理所当然的觉得儿童学画画都是这种套路。我记得那时为了能在黑板上画好画,还要经常花时间去练习。
2014年在北京进修专业,2015年回到朔州继续从事少儿美术,我依然按照自己当时的认知继续教着孩子们。直到一次机会,这家机构的老板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少儿美术教育博士生房斐老师,才让我开始怀疑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我清楚的记得,房斐老师来到教室之后,直接把孩子们带到了户外,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他当时看了下周围环境,指着旁边的自行车让我推过来,当我还在纳闷要做什么时,他已经开始给孩子们讲解这辆自行车了,随后还让孩子们把铅笔丢掉,改成不能涂改的签字笔。当孩子们拿着完成后的作品给我看时,我当时有些疑惑,这确定是首师大的博士生吗?孩子们怎么画的这么“糟糕”,能交代了家长们吗?的确,我当时的认知也是认为画的“像”才能算是好,而且本意是如何应付家长。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非传统模式的教学,后来房斐老师指导过我一段时间,也让我渐渐认识到之前教法是有问题的。
后来为了离家近,我换到了离家不远的培训机构代课,结识了我当时的老板、现在的好朋友王老师,当时王老师也是传统教法,我跟她交流了我的想法后,我们打算外出学习,那一年,我们认识了运城河津的黄发旺老师,黄老师“不教而教”的教育理念影响了我们,回来以后,我们打算彻底抛开之前的落后教法,开始尝试践行这种理念。
但我们知道,想要彻底抛开谈何容易,一是从传统漂亮的画面到现在凌乱的画面,家长是否买单?二是我们是否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面对家长的质疑和学生的流失,依然去坚定的选择。
结果跟我们想的差不多,教学方法转变以后,当时的学生流失了一半。我见证了王老师的转型之路,我才意识到这条路有多难,因为当时的王老师还要面对生存和生活问题,但是还是毅然决然的转型。
正是因为在这条路上遇到了太多的不理解和质疑,我不断外出充电学习,去验证自己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否正确?
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我的职业不是简单的教小孩儿画画,而是一份教育事业,要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成长紧密相连的一份教育事业。至此之后,在我的个人标签里,我把少儿美术老师改成了少儿美育工作者。
2017年年初,我离开了王老师,开始了合作形式的办学,但教学一直由我个人把控,前些年的积累让我在面对新学生以及新家长时,更加从容不迫,能够自信满满的将我的教学理念传送至每一位家长和学生的心里。
2019年9月,结束了合作模式,正式走上了单打独斗的道路,虽然那时的学生不多,后来又辗转了几个地方,但是直到现在他们还一直跟随着我,我内心非常感恩,当时在我创业路上遇到困难时,一直支持着我,相信着我!
也是从自己独立之后,给画室做了清晰的定位,我希望我的学生不需要太多,但是都是认可并认真践行我的教学理念的。所以,我很少宣传,几乎不做招生,反而是在不断的筛选学生和家长。
2020年10月14日,我开始做【每日分享】,一天一副优秀作品赏析,到2021年6月1日,【每日分享】做到了200篇。这个时候,我认为我更需要去把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好好沉淀下来,便开始了短文的【今日分享】,希望把优秀作品背后好的理念好好传递出去,同时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让自己的教学在美育这条路上更加专业,不断精进!
长路漫漫任重道远,除了精心育种,还要始终保持初心不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