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我怎么理解呢,在做任何事情之初,是有迷茫的,有时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孤独前行而不知目的地在何处;第二重境界为:慢慢找到人生目标,但是前行的过程中因与第一重境界的完全分离,有时茫然;第三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是找到了人生重点,看起来像是回到了第一重境界,但是因为量变产生了质变,因为内求而屹立不倒,层次分明。
在我看来,对任何事物的认知,无非都要经过这三个层级。如投资方面,我们知道股市投资结果是二八法则,80%的人亏损,20%不亏损或赚钱。80%的人为什么亏钱?那20%的人是怎么赚钱的,至少是不亏的?其实80%的人处于第一个层次,只有10%的人处于第三个层次,另外10%的人处于中间层次,中间层次是半信半疑,但至少不亏钱。第一个层次的人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追涨杀跌,在股市低谷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进入的,在看到股市起来了,他们是慢慢的杀进来,一步一步的把更多的钱投入在了某一个阶段的高点,而在股市向下波动的阶段,他们会忍不住亏损抛出。股市的波动很正常,尤其是牛市的阶段,亏钱的人更多,因为如果市场情绪会变动很快,如去年9月份大盘指数在2700到10月份的3400点,20%的收益在几天内完成,如果散户们在3400点进入,到现在还是亏损状态,如果认知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一般人怎么能拿的住呢?即使侥幸赚钱了,也可能获利退出,频繁买进卖出,只会对券商或基金公司有利,因为佣金或者管理费算起来最高有5个百分点,算下来最后个人到手的收益很少。投资的第三个境界就是,在对经济未来看好的状态下,对个股确定的情况下,低价买入,长期持有,不做频繁短期的交易,未来高价卖出,就是这么简单,大道至简,但是只有认知达到这个层次的人,才能坚守这个原则,也才能相信和实践这个原则。
在人际关系的个人成长上,这三个境界也同样适用。在初期阶段,如果个人的精神不能独立,会向外求,对外部关系会过多依赖,但是有人会发现外求是靠不知的,通过控制他人来实现自己的好的感觉靠不住时,会进化到第二个层级,当发现向内求才是根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也可能变成完全内求,从而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限制了自己的成长;第三个层次是,认识到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但是也离开不开人际关系,如同花儿再美,也需要阳光空气蜜蜂的滋养,在自身精神完全独立后,需要与他人建立一种有边界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依赖或索求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最健康和可持续的。无论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如此而已。我需要外部关系,但是我不依赖于外部关系,因为,我才是根本的立足所在。在亲密关系中的成长也是如此,亲密关系包括亲子关系以及情侣关系。
在个人发展上,何尝不是如此?年轻人工作之初,一般人想要稳定下来,不想承担风险,如最近几年的考公那么火,竞争那么激烈,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家对风险的厌恶,但是满足于此也可能会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如果行业不倒闭,不中年失业也算幸事,如果中年失业,再重新进入就业市场,那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而有的人提前意识到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第二个层次,工作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需要与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对标,虽然努力的过程过很辛苦,但因为目光长远,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拿到不同行业发展的入场券,毕竟,时代在发展,行业有生命周期。当然,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挑战和迷茫,如对我来讲,我一直在第二个层次打转,有时间贫困的困惑,以及生活与工作的边界感不强,重要性排序不明确等,最近经过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表观察,我发现每天中,我可以用作自主思考学习以及主动参与个人成长的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是上午及晚上8点以后,而读书,写作,冥想,人际关系,锻炼,与孩子相处是我幸福评价最高的活动,所以以后的时间中,我会将每日活动重新排序,将需要脑力劳动的主动性工作放到高效率阶段,将自己必须做的及对个人状态要求不高的工作安排在其他时间段;第三个层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那个阶段,人生有了更多的目标和价值感,努力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而是谋事,工作效率会很高,自身就是能量的来源,闪闪发光。
认知决定了发展的高度,人生,需要慢慢修行。
认知修行的三重境界2025-02-0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宋代禅宗大...
-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薇泩铃单月征文」第六期【艺术人生】书评篇 宋代一位禅师总结了人生境遇...
- 在肖亚文眼中,丁元英是魔,倒行逆施,不可捉摸。 在冯世杰和叶晓明眼中,丁元英是高人,可以带他们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