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张岱 - 草稿

看从书吧买的中国风,里面有一篇文章说张岱啊,张岱我知道,明末清期的大才子嘛

然而看了第一页我知道我太肤浅了

以前读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他写的很好很美,我看的很陶醉,也自认为是读懂了,然而这时我才发现我根本不懂,不懂他的文章,更不懂他的人以前提起张岱都说他是大文学家可这太片面了,片面到把原本生到书里还是立体的栩栩如生的他,一下子压缩成了一个平面,明明,写作和因此所得的成就,只是他生命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张岱的最大特点,应该就是“痴”了  痴字本来是用来骂人 但这一个字放在张岱身上就很合适,不是骂他的意思,就是他性格实在是这样,太痴迷,太执着了,不过幸而有他这般性子,无论做什么事 他都愿意坚持,也就什么都做得好,这就让他在一群出身相同的花花公子中脱颖而出,成为极亮眼的一颗星,更何况,他喜欢的,愿意做得,也是富家子弟之物,于是便璀璨的更加耀眼

美味饕餮,烹煮品茶,豢养戏班,植花饰屋,蹴鞠,斗鸡,走马,凡是那个年代富家公子干的事他都干一遍,只是他这个人也有些清高,有些事也不会去见不会去碰,但只要是他喜欢的,他一定研究的比什么人都透。然而,

这也是在那时,张岱一日更比一日痴的时光是在年轻的时候,而年少轻狂的时光一过,便是翻天覆地,张岱年轻的时候,便经历了令人最难受的阵痛,明,覆了

王朝更迭的时候,武将历战殉国明官以死明志,唯有像张岱这样的公子什么也不是,要不就是问新朝討一些钱粮再去做了陌生人的熟悉朝廷里附身贴而以请,求得一官半职后,继续以前的没心没肺和奢靡过度,要么就是一点生计都討不到 从以前的纨绔子弟落得一个冻饿街头的惨死下场来博得一点慈悲,而张岱,二者皆悲

他既没有苟活,也没有卖惨给别人看,而是选择隐居山林著书立说,走了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路,其实现在想来,他的行为也是最好理解的,因为他的性格在这,这般痴的人,对故国旧情,相必也一定是痴的。不过,灭国的时候,虽然埋没了贵公子张岱,却也成全了文人张岱,隐居的时光里,日子虽然清苦拮据,但他在精神上一直十分富足,张岱写《史书》,写《传记》,写《陶庵梦忆》,明朝覆灭了也没关系,他可以用他的笔,再塑造了一个大明盛世的繁华《湖心亭看雪》真的很美,而他美的不仅仅是那一痕,一点,一芥,二三粒,他还有那崇祯五年的美,那是可已经是清帝的天聪了,可在张岱的世界里,那里依旧是一片湖,一场雪,一叶扁舟,他架着一壶船,见两个人,饮三杯酒,观四方茫茫..张岱他应该也想引决吧,但对于他而言,放弃曾经的养尊处优转向清苦的归隐 或许更加深情,更加让人动情,夜正深,我在想张岱正在想什么,正在干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