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第二集)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晏殊《浣溪沙》
注释(浣溪沙)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过:飞过,过读平声。
晚花:春晚的花。红片:落花的花瓣。庭莎:庭院里所生的莎草。莎草为草本植物,叶条形,有光泽,夏季开黄褐色小花。
一霎:一会儿,一阵子。
几回疏雨滴圆荷:指的是一日之间好几次下雨,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词句化用五代孙光宪《思帝乡》词:“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愁:在词中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采桑子(第六集)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图源网络)
注释(采桑子)
只解:只知道。
不信:不理解。
离亭:古代人在长事短亭间送别.因此称这些亭子为离亭。亭:建在路上供行人休歇的长亭。
春衫:春天所穿的衣服。此处指年少时穿的衣服,唐代张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淡:惨淡清冷。
胧(lóng)明:模糊不清,此指月光不明。胧,朦朦胧胧。
频:屡次。
高楼雁一声:化用自唐代韩偓《生查子》:“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
文学赏识积累
晏殊
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宋史》评论其“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吾庐略评(更多精彩可以点击链接到我的微信公众号)
晏殊一生,官海浮沉、经略天下。在文学创作上,人称“宰相词人”,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虽然婉约词派在遣词造句上常常为人诟病:华而不实、辞藻浮泛,但晏殊却能从婉约词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二集中出现的这首浣溪沙,虽然没有晏殊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大众所熟知,却是典型的晏殊词的风格,伤春怨别却不哀叹,感叹时光易逝却更显理性,可谓是圆融旷达。
第六集中出现的采桑子,一句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道尽词人心中的无可奈何、感慨万千。只能遥望亭外一点大雁飞往天边外,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透入人心,也似是将他内心的境地升华到更高亮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