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内心独白

昨天晚上十点多躺在床上,想着《复活》这本书快要看完了,好像有没有事情可以打发时间了,翻看了手机却不知道该看些什么。以前特别爱看电视,小时候在家偷偷看电视,甚至广告词都背的滚瓜烂熟;高中在外地读书,饭店里食堂里,吃个饭的时间也得拼命盯着电视机;大学里无所事事,看了不少电视电影,甚者还把看过的剧名都一一记在了小本子上。工作了也是一样,看电视是我唯一放松的方式,因为我不爱出去玩,我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这是题外话。

现在打开手机却不知道该看些什么,最近几年看剧看综艺的少了,以前是通过看电视的方式来看外面的世界,现在是自己有机会去接触社会,所以比较喜欢现实主义的题材,也不太刷短视频,甚至抖音都没有。时常看那些比较小众的生活文艺片,或者纪录片,或者当代文学著作类。无所事事忽然想起以前看的综艺《孝利家民宿》,就找了视频看起来。我一般看过的视频很少会看第二遍,如今一边看着慵懒的民宿生活,一边想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哦,原来我是真的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不急不躁,不用每天赶车,可以接触很多不同的人,感受着大自然的沐浴,也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偶尔的劳碌又增添了几分动力,每天的生活看似一样却又不一样。啊,我忽然想到人们常常用“美好”这个词来修饰生活,原来就是这样的感觉。

早上做早饭的瞬间,又忽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应该看过的人不多,叫《野马分鬃》。想起里面的一个镜头,男主和他的朋友两个人开着二手吉普车,在大道上狂飙,时不时关掉车灯,就那样在漆黑的大道上行驶着。当然这种危险的驾车方式,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我只是想说在某一方面,他想表达的是青春,是自由,是放肆,是无拘无束。这部电影评分很低,男主颓废的生活态度也很不值得提倡,可是电影恰恰是用极端的生活方式来表现男主对青春和自由的渴望吧,内心的激昂澎湃,一直向往的草原生活,现实中却让他考公务员,重复着考驾照时的口诀,最终狂热的青春还是被现实消磨。

还有我小时候看过的几本书《老人与海》,《童年》,《在人间》,《鲁滨逊漂流记》,想到老人捕鱼的生活,想到鲁滨逊和星期五在荒岛的生活,虽然书中描写的是生活的苦难,但是那时候却很向往这种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独处的生活方式,也是和我小时候的生活有关吧。性格胆小内向,不爱说话,也不出门,整天在家里写作业,非常听父母的话,是别人眼里的乖乖女,但时常发呆,会想象自己躺在远处山头,坐在河边,没有人的地方,模拟怎样在野外生活,怎么逮野鸡,怎么烧烤,离家出走需要带上什么。

现在即使这个年纪了,我仍然会想象这样的生活。我常常上班的时候,忽然看见窗台的小鸟,看见落下的雨滴,看见明媚的阳光,看见晃动的树枝,看见落叶,花朵,小猫,白云,就想跳出去,用整个身体去拥抱他们,抚摸他们,想把自己融化在那个世界里。就像我上学的时候,也经常这样。我仍然不想上班,每天定点定时的起床,赶车,坐在电脑前一整天。我仍然不想结婚,或者我不想办婚礼,不想办彩礼嫁妆。我仍然不想参加聚会,不想假心假意的问长问短,不想笑脸相迎。可是我也知道,这些我都做不到,因为这也是生活。

年少时都会有梦想吧,自由也是大家都所向往的吧。可是成长会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现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