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金桂飘香的季节,即是新同学的开学季,又是学长们的毕业季,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已经告别校园走向社会。曾经有一项针对全国大学生期望月薪的调查,调查结果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将近一半的毕业生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到10000元,而据统计2017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的起薪平均水平只有4854元。这样的期望值是不是太高了?是不是有些不切实际呢?
零九年,我在一所大学给学生们讲课时,谈到了就业和报酬的问题,给他们讲了几个自己身边的故事。学校门口卖凉皮的阿姨,她儿子在市中心开了个凉皮店,每个月净利润就有两万多元;早晨卖豆浆的东北阿姨,她每个月能挣一万五千元;马路对面小区里摆地摊做手机贴膜的小伙子,每个月能挣一万八千元。那个时候还没有广为流传的“煎饼摊大妈月入三万,还差你一个鸡蛋”这样的新闻。三个故事讲完,学生们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种不是很体面的小生意能挣这么多。下课后很多学生向我询问详细的情况,一个女生甚至跑到学校门口,亲自向凉皮阿姨学习生意经。
那一年暑假,几个学生竟然真的开始创业了。他们也看中了早点的商机,在学校附近几个小区布了点,新做的早餐车又干净又敞亮,卖的烧饼加鸡肉丝,牛肉丝味道还是不错的,四个男孩子在一位阿姨的指导下,生意做的有模有样。可是过了大约半个月左右,我发现换成了两个女孩子,而男孩子就剩下一个了,又过了段时间只剩下一个女孩还有那位阿姨,又一个多月后这个摊位就不见了。
再开学,我在课上又提起上次的话题,那几个学生报怨到,除去成本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回来还要提前采购备料,也没有啥休息时间。我问他们:“你们一共干了多长时间呢?”他们低下了头,诺诺的说道:“不到两个月”。我告诉他们,你们只看到了结果,却没有看到故事背后的过程。凉皮阿姨家有好几个摊位,每天早晨她要一点钟起床做皮子,其实可以批发些来卖,但利润就没有那么多了,而且凉皮要从上午一直卖到晚上,整个夏天没有一天休息,她的凉皮生意一干就十年;豆浆阿姨每天要三点起来磨豆浆,还有好些摊位在她那批发豆浆,每年她只能过年休息几天,一年四季都要早起,她做豆浆生意也五个年头了;手机贴膜的小伙子,别看他年轻,无论寒暑每天坚持出摊,没有六日没有休息,他做这个行业两年有余。同学们听完后,眼神渐渐暗淡下来,但我想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答案。
每一个人,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肯为之付出多少努力和坚持。不可否认,就业难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很多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与现实差距太大,自己又不愿意付出更多的辛苦,多次碰壁后难免会觉变得十分胆怯,认为毕业就是失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理想固然可嘉,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事皆需从小事入手。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做事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况且,你眼中的小事也不一定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