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41 4.24
同事家的小朋友一口一声妈妈地叫着,我也想到了我的妈妈。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妈妈的称呼就变成了“老妈”。以前总在妈妈年前说,自己年纪大了,妈妈总说我没大没小,哪有女儿在妈妈年前提年纪大的。我想到初中的时候,我和妈妈在屋后的菜园地里,妈妈在除草施肥,我在旁边玩野花野草,这时,邻居婶婶路过,玩笑地说,不认真看,这不是两姐妹嘛,哪里是母女俩。我和妈妈重复了一遍,以为妈妈会很开心,结果妈妈很认真的说,母女就是母女,哪里说是姐妹呢?
妈妈似乎对于这样的玩笑不喜欢。想来,妈妈比我大21岁,她和老爸在21岁的时候有了我,过了两年之后有了弟弟。一定程度上,妈妈在当妈妈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我和闺蜜讨论过,父母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并没有学会如何为人父母,都是在慢慢摸索,更多的是借鉴他们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时候会参考身边的人如何管教小孩。
有一回和妈妈发生了口角,妈妈很委屈地说,谁让你的妈妈不如其他人的妈妈,这么没本事呢?说得很心酸又很难过。我听着也不是滋味。
就在昨天同事家的小朋友在玩耍,同事和我说,给苗苗买的识字卡,都被她拆了,弄混乱了,收都没法收。我竟然脱口而出“苗苗要是不整理的话,就把这些识字卡送给楼下的小朋友,或者扔掉吧!”我看到小苗苗眼睛里的欢乐立马没有了,很受伤。当下意识到这句话正是小外甥女的爷爷经常和小外甥女说的。不可思议,何时开始我不假思索说出去的话,让人受伤难过,竟然如此自然。由此可见,环境里的行为模式有巨大的影响力,而我的大脑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知识,采用了最便捷的模仿他人的育儿方式。真真是可怕至极。现在我比妈妈当妈妈的时候大了近十岁,可仍然没有正确的教育知识,不知如何为人父母,甚至都没有为人父母的勇气。
由此去看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和环境密不可分。经验主义的便捷确实会产生诸多影响。
孩子最喜欢喊“妈妈”,那个声音最好听。既然如此,我现在称呼妈妈的时候能否用最甜美的语调自然的喊出呢?在面对小朋友的时候能否在大脑中过一下自己即将要说出的话呢?在和最亲近的人相处的过程中能否觉察自己的情绪,去调整它,使它特最平和。
事实上做妈妈这件事压根没有可比性,每位妈妈的境遇和家庭环境都不同,她们都尽可能的用她们最大的气力在她们的认知中给到子女最好的一切。在妈妈那儿,一定程度上我一定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女儿。除了生气的时候会说气话之外,
感恩妈妈如此勇敢养育了我,做了我的妈妈,不断调整不断去学着如何做一个好妈妈。事实上,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老爸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