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涉及从众、宣传、认知、偏见、攻击性、情感等诸多方面。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而重要的现象,本书提供了科学的答案。
2、社会影响,即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这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存在社会影响的原因:
(1)人们经常高估自己,出现事后聪明偏差,也就是我们说的“事后诸葛亮”。
(2)一些看上去显而易见正确的理论,经过仔细考察后被证实是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
3、疯狂举动≠疯狂的人,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本身未必疯狂。
(1)人们的行为极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具有巨大的压力,迫使人们做出近乎变态的行为。
(2)一些情境上的变化,可能就会导致大部分的“正常人”做出令人厌恶的事。
4、从众行为,“从众”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指合作、顺从,而“不从众”也只是指偏离、不顺从。
(1)从众的定义: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或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
(2)群体决策时,往往会陷入群体思维中——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会轻视甚至无视实事求是的评价。
5、从众行为出现的原因
(1)因为其他人众口一词,他开始自我怀疑并相信自己错了。
(2)他通过附和多数人的意见来获得认同,免得遭人反感。当回答方式改为私下作答时,可发现,私密性越强,参与者从众的可能性越小。
6、影响人们从众的行为的因素
(1)意见一致性。只要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出现,参与者从众的压力就会骤减,遵从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2)表态顺序。先表态的话,比较不容易从众。
(3)责任。当需要为决定负责时,人们更不容易从众。
(4)个体与文化。低自尊的个体更易屈从群体压力;集群主义社会比个体主义社会从众的现象更多;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从众。
(5)施加压力的群体。当群体由专家组成,或成员们对个体来说是重要的,或成员在某方面与个体类似的时候,会更容易导致从众。
7、从众可能的目的:跟随信息源
(1)有的时候,人们从众只是为了获取信息。
(2)事件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便会成为我们信息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我们从众有时候只是为了获取信息。
8、两种从众行为
(1)从原因区分,一种是由于奖惩,一种是为了获取信息
(2)从持续时间区分,一种是短暂的,一种是持久的
9、对社会影响的反应,任何一项具体的行动都可以归因于依从、认同和内化。
(1)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取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权力。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奖励诱惑或惩罚威胁存在的时间。
(2)认同,指个体为与他人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吸引。
(3)内化,是一种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牢固的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可信性。
10、特殊的从众:服从权威
(1)如果主持实验的不是一位科学家或者权威人士,服从人数确实有所减少
(2)另外一个减少服从程度的因素是权威人士是否在场,如果命令是通过电话发布的,服从比例下降25%。
11、特殊的从众:不介入的旁观者
(1)“旁观者效应”,危难事件的现场如果有很多人,受难者反而很可能得不到帮助,这是一种不介入的从众心理。
(2)责任分散”,当人们知道其他人也目睹了这一事件时,感受到的责任就会分散(既然别人也看到了,那他们应该会采取措施,我就不用多事了)。
(3)什么情况下,人们更容易采取助人行动呢?
①情境让人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例如,当你在爬山时,身体出现不适,很容易得到其他登山者的帮助。
②他们与受难者处于面对面的情境中,并且不能快速离开。例如,在同一节地铁车厢中,有人昏倒,人们普遍会上前提供帮助。
③还有危难事件的紧急性、是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救助需要付出的代价、救助所能起到的作用等因素,也都会影响旁观者的救助行为
(4)如何做?
①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现场情况模棱两可,只要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
②如果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盯住一个人求救。
12、宣传与教育
(1)宣传是指“对某种特定信条的系统的传播”,教育则是指“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行为”。
(2)其他条件相同时,人们对一个产品越熟悉,它越具有吸引力。而这种熟悉感,就来自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13、说服的两种主要路径
(1)中心路径说服:指经过仔细的思量、考察,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观点。
(2)边缘路径说服:指的是没有经过多少考虑,草率地根据简单线索做出反应。
(3)举例:比如手机品牌打广告,既会吹捧其配置、运行速度等,也选用受大众欢迎的明星代言。前者是中心路径说服,后者是边缘路径说服。
14、进行宣传时,提高可信性的方法
(1)如果一个宣传者的立场明显与其私人利益相矛盾,他的可信性就增加了。比如卖电脑的店家告知你本店里没有你需要的电脑,但推荐你去别的店看。
(2)如果一个宣传者看起来没有试图影响你的意见,他的可信度会增加。比如不相信股票经纪人推荐股票,却相信无意中听到两人聊起某股票会上涨。
(3)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个宣传者,那么至少是在不太重要的观点和行为上,他们比普通人更易影响我们。比如明星代言的产品的质量问题。
15、如何宣传才更好?
(1)宣传方式应该将理性和诉诸情感结合使用。
(2)统计证据与个别案例,与大量的统计证据相比,多数人更偏向清晰形象的个别案例的说法,而且事例越生动,它产生的说服力越大。
(3)单方面证据与正反论证,想要说服听众,除了提出正方观点外,最好也能提及反方观点并进行驳斥。
(4)观点呈现的顺序,先讲有“首因效应”,后讲有“近因效应”。
①如果两个演讲之间的间隔非常短,“首因效应”的抑制作用非常强,先讲比后讲有优势。
②如果听众必须在听完两个演讲后立刻投票,则“近因效应”非常明显,后讲更有优势。
(5)双方认知差异的大小
①宣传者可信度或知名度高的,双方认知差异最大时,对接受者的改变最大。
②宣传者可信度或知名度低的,双方认知差异中等时,对接受者的改变最大。
16、接受者的哪些特质影响了说服的效果
(1)自尊,自尊低(即自我感觉不好)的人比那些自尊高、自信的人更容易被宣传说服。
(2)前期经验,有经验的人在被宣传时受到的影响更大。
①宣传前一刻接受者愉快的心情会使他们更易被说服。
②如果事先警告接受者有人要来说服他们,说服就更不易起作用。
③“预防接种效应”,即接受者先接触简短的宣传信息,然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反驳,随后,当宣传信息大规模出现时,接受者们会产生“免疫”反应,不再受影响。
17、理性思考的两个重要前提:第一,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第二,我们拥有足够的处理信息的心理资源。
18、偏差来源
(1)事物呈现方式。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的,我们的思考往往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有五个因素影响判断:
①对比效应。先展示差的选择,再展示稍好的选择,那么当事人在第二个选择的时候更容易会接受,比如租房选房子的时候。
②启动效应。启动效应认为,在解释当前的社会事件时,最近出现过的或者频繁被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因此,一些在平时我们不曾注意的线索,能够在暗中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判断。
③决策框架设置。同样的方案,换一个角度来说,听者的选择或判断可能会截然相反。
④首因效应。有两者可能的解释:一是注意力减退,二是心理定式(最初的印象会导致对后来出现的不一致信息的低估或者转化解释)。
⑤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者无关的信息,会弱化我们的判断和印象。
(2)思维捷径。
①代表性。我们关注某些对象在某方面的代表性特点,并由此推断它的其他特性。比如高价格代表高品质。
②易得性。我们做判断时,常常会参考最容易想起的具体事例。
③好恶态度。我们进行判断时,对判断对象的好恶会影响我们的评价。
(3)错误分类。我们对人和事如何分类,会对它们后续的发展产生影响。且存在着认知误区:
①自证预言。我们对特定类型的预期,我们未来的互动也会建立在这种预期上面。
②虚假关联。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两种对象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
③内群体—外群体效应。
(4)重构记忆。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并不记录客观事实,而是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5)证实假设。我们总是试图证实自己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经常出现“证实偏差”现象。
①我们先前的对来访者性格的假设,总会被我们用各种方式去证实。
②人类认知倾向于保守。一旦我们已经形成某种认知,之后我们就会尽量保证这套认知不被打破。
(6)寻找原因。如果一件事发生了,我们总是希望知道原因。三种常见的归因和解释偏差:
①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在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时,更易将其归因于个人的性格和态度,而忽略情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②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行动者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环境,观察者则会将行动者的行为归因于个人特质。
③自我偏差,指自我观念对社会认知产生的影响。它分两种情况:自我中心思维和自利偏差。自我中心思维指多数人倾向于把自己视为事件的中心,在回顾以往的事件时,夸大自己对事件的影响。自利偏差指的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环境。
(7)态度和行动必须一致吗
①态度与行为之间很可能不存在相关或者相关性很弱。
②但也有例外:当某种态度具有“高通达性”。
③持久的态度和信念也能逐渐改变行为。
19、认知失调。当一个人大脑中有两种认知相冲突时,心理就会处于紧张的失调状态。如何做来消除冲突?
(1)质疑事件的真实性,或引入新的认知来调和最初两种认知之间的矛盾
(2)降低对成功的期望
20、决策与失调
(1)当行动与观念不一致时,决策者倾向于按照行动来调整观念。
(2)这种通过要求人们帮个小忙来促使他们提供更大帮助的过程,叫作“登门槛技术”。
(3)当一个决策让人们产生认知失调时,他可能会倾向于喜欢自己的选择,而否定自己舍弃的那个选择。
21、奖赏越大,人们的态度变化的可能性越小。
(1)在发生认知失调时,如果外部理由充分,人们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如果外部理由不够充足,我们就倾向于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自他人的奖赏就是一种外部理由。
(2)提供大量的奖赏,会导致外部理由充分,这样反而可能会抑制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兴趣。
(3)最好的表扬,是针对儿童的努力,而不是天赋能力,也不是赢过了别人,否则他们的注意力会被导向天赋论或者竞争关系。
22、为努力辩护和为残忍辩护
(1)一个人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有过一些困难或痛苦的经历,会让他觉得这个目的更有吸引力。
(2)人们实现自己愿望的方法之一,就是对自己曾经拥有的加以贬低。
(3)当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我们说那是环境的错;当不幸降临到别人头上时,我们说那是他自己有问题。
23、对不可避免事件的心理
(1)我们总是倾向于从最好的方面去看待那些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2)当任何预防工作都不能保证完全安全时,我们只能低估消息的真实性,来获得自我安慰。比如预测大概率会发生地震,大部分人会选择努力忘记这个消息。
24、自尊的重要作用
(1)如果一个人自尊很低,当他做出不道德行为时,并不会感到太多失调;而自尊高的人,即自视为有道德心、正直、聪明的人,为了避免失调,更可能拒绝做出不道德行为。
(2)帮助个体(尤其是孩子)学会尊重和喜欢自己,能够减少他们做出不诚实行为的可能性,让他们更为自律。
(3)如果一个人只是盲目地自尊自大、自我陶醉,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具有这种“高自尊”的人在校园中会恃强凌弱,以获得战胜他人的优越感。
25、失调理论的实际运用
(1)理解人们对灾难的反应
(2)利用失调来减肥
(3)失调与艾滋病预防
(4)利用失调的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