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释义
患:毛病。
好:hào ,喜爱
感受
这一篇真是简洁,孟夫子仅仅一句话,道尽多少人的痛点: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而不喜欢反躬自省其不足继而请教他人)。
在这里,孟子所谓的“师”,并不是指老师这种职业,而是一种喜欢“当老师”的心态,也就是觉得自己高人一头,见识比别人高出一筹,时时事事处处教导别人。这种人,有没有真本事不知道,反正自以为是,自以为有学问,自我感觉良好,一副天下事唯我一人知晓的模样,一副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气魄。
正好今天看到一条新闻,在一趟国航班机上,一位自称是国航监督员的女士大声斥责乘客,态度极为恶劣。而且后来,在这位监督员的电话举报下,竟然有几名乘客下飞机后被迫接受各种调查作笔录,滞留了长达七个小时。网友们往深了一扒,发现这名女士,在北京的公交和地铁上都上演过这么一出。从某个意义上,如果不是有病,那就是“好为人师”习惯了,哪怕自封官名,也要过把瘾。然而,过瘾自己过没问题,耽误别人的行程就太不应该了。这些被耽误时间的乘客的时间成本,该如何计算,又如何赔偿呢?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也总在思考,该如何避免好为人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强行灌输和一味宣导明显是行不通了,他那漂移的眼神证明了我苦口婆心的失败。和孩子共成长不是一句空话啊,还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本领,立起标准,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