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故事》3 故事要有严谨的结构

上一篇读书笔记】《故事》2 故事来自对生活的反思

《故事》读书笔记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这是我成长三十年中第一次认真写的读书笔记。之所以这样做记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这段日子偶然间阅读了一本叫做《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书。如果有缘的你在今天恰好看到,又或者因为我的笔记也打算买来这本书自己细细地阅读一次,那样的话,我将会觉得非常开心。


故事的结构是什么?是情节吗?是对白吗?是冲突吗?

在看到这一问题的时候,我的脑袋里几乎同时飞出了无数的问号。

如果把它们依次从小排到大,它们的顺序应该是:节拍、场景、序列、幕、故事还有故事高潮。

节拍构成场景,场景构成序列,序列构成幕,幕构成故事,最后抵达的就是故事高潮。

节拍是一整片故事中最大的构成单位,听起来就像是人类的细胞。

一个场景内通常需要一些节拍来完善与丰富,这些一个又一个的节拍便构成了场景的转折点。

那么什么是节拍呢?我随意从简书上找来一个故事片段来加深理解。

故事的一个场景

这一大段虽然字数很多,但在我细看下来应该解释为整片故事的一个场景,而节拍就是充斥在这些场景里的一个又一个行为动作甚至语言。

先是洛璃刺伤柳白(节拍1),然后柳白没有躲闪(节拍2),洛璃质问柳白(节拍3),柳白临终解释(节拍4),最后的节拍是便是下一个场景的转折点柳白被洛璃刺死,洛璃伤心。

场景是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人物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可以感知价值,使人物生活中所背负的价值与情景发生转折。

作为一个故事的场景,它的存在是有其必要价值的。而这个价值一定是在场景的开头与结尾尽可能统一的。即:在场景的开头,你想要表达什么?在场景的结束,你想说明的什么?它们应该统一。另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个场景安放在这样的一个故事里?

如果从场景的一开始到这一场景的结束几乎一成不变,只是为了解释某件事存在而写的话,那么记得千万不要把它单列出来写下来,而是要把它删除,然后想办法把他安插在故事中的其他部份中去。

没有不转折的场景。

一如我们的生活一样,没有无变化的人生。

在创作故事上,一定要精心安排每个场景的发生。一个理想的场景就是故事的事件。

让事件无时不刻的不反转,这样才会耐读而有深度。

故事事件应有两面性。故事事件创造出来的人物生活情景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应是围绕他个人的三观和生活经历来展开的,并且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冲突来展现完成,它要随时具有逆转与翻盘的可能。

只有这样的故事事件,才可以称为有故事价值的事件。

故事价值是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它可以从此时到彼刻,由正面转化为负面,或由负面转化为正面。

当一系列的场景组成序列,三五个序列组成几幕,就可以发展成最后的故事高潮。

这最后的情景(故事高潮)的终极变化必须是绝对不可逆转的。

比如:一个人得不治之症。他去看医生,那么就会面临两种结果,第一接受治疗,第二放弃治疗。这便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生(正面)或者死(负面),也就是一个故事价值。

但是,仅仅是这件来讲述一个故事,往往又显得太过平常与普通。似乎并没有什么更深刻的人生意义,那么故事的价值又该如何体现?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一下:

这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他原本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一个知心的爱人甚至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他是一个勤恳的善良的好人,他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这种病不应该是那种十恶不赦的坏蛋才会得的吗?(个人的人生观体现)然而现实是,他就得了这个病。那么是面对现实积极治疗?还是干脆逃避轻生?(生与死的价值体现)他也许不想让自己所爱的人因为他背负这样的压力而拒绝治疗,或者他想活得更久一点,多陪伴家人一天。(爱情观的体现)如果接受治疗,将要面对巨额的医疗费与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个压力可能是医院、医生或者是工作单位甚至整个社会施加给他的,于是他的内心将会产生各种冲突,然后发展到行为(社会反思)。如果这个人足够坚强,那么他会排除万难,最终冲破自己思想上的牢笼。他做出了他人生上最正确的选择,坚强的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又或者留下一封遗书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论怎么选,都会让故事披上更深刻的人生意义。

从故事的一开头,到故事的最终结束,反转几乎无时不刻的存在。它看起来应该是一条弧光,一条始终向前的不可逆转的方向,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历程。

因此,做为故事的最后高潮一定是这些渐次选择和行业的最终产物,且绝对不可以逆转。

我们向别人讲一个故事,只会有两个目的。

1、表达自己的情感。

2、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如果这种表达不足以激发读者或才观众的情感,就变成了自我陶醉。又如果你的故事让读者跟不上你的想法,就变成了孤芳自赏。

反观我自己写的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明明写得情真意切,每看一次自己的文都会哭一次,而别人却看不懂反倒说是垃圾文的情况。

难道真的是读者眼睛瞎了吗?

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一个在于读者的受众,一个还在于自己的写作。

仔细浏览出版刊物,我总会发现,那些刊物在接受投稿的最前面往往会写上他们面对的读者群,如果你擅长写青春情感文而去投了纪实社会类的刊物,即便你写的再好,也肯定不会被人欣赏。

这就好比你去馆子里吃饭,你天生就闻不了羊肉的味道,那么即使是让你吃全国最地道的全羊宴,你也只会对此嗤之以鼻吧。

那么如果选对了受众,要怎么尽量规避自己的写作问题呢?

这就需要故事事件需要双重策略。

让故事不断的变化,迫使读故事的人不断的对故事做出一系列的反应。

这便是故事存在价值的最大体现,当然也是成熟与非成熟写作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下一章【读书笔记】《故事》4 背景激发故事创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的笔记绝对是精华帖,不容错过哟!好东西就要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传播。 一、电影的组成。 如果要问电影的组成有哪些,...
    涟水之源江南阅读 776评论 0 1
  • 第二章:结构图谱 第一节:故事设计术语 当一个人物走入你的想象时,他便带来了丰富的故事可能性。你会从最深层入手,将...
    废柴点不着阅读 826评论 0 3
  • 故事的要素 幕-序列-场景-节拍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某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
    TaraChen阅读 2,367评论 0 1
  • 虽然传统纸媒衰退和萧条,新闻工作者压力落寞,但无论在任何时代,事实的深度发掘、真谛的本能揭示、故事的精彩讲述和内容...
    蝴蝶荣阅读 4,799评论 0 22
  • 一时脑热,报考了个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班,从此,周六周日去上理论课,风雨无阻,一课没翘,也是够认真的。几月速成培训后...
    恬隆阅读 688评论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