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诗词大会,听郦波老师讲解柳宗元的《江雪》,感触颇深。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直以来,我都把这首诗作为山水诗来欣赏。郦波老师讲到,柳宗元在这首诗里不仅写的是大自然的雪,更重要的是写他自己心里的雪。这一时期的柳宗元,因改革失败,遭遇被贬流放,又逢母亲病故,其内心可谓孤独寂寞。既使在这样的境遇中,柳宗元仍能遗世独立,安然度日。在寒冷的雪天披蓑戴笠,独自在江边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精神上却给人清高孤傲之感。整首诗反映的不仅是柳宗元与大自然的和解,更是他与自己生活的和解。
吃罢午饭,翻阅唐诗三百首,读到杜甫的《孤雁》,竟觉与《江雪》有异曲同工之妙。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一只离群的孤雁,不吃不喝,只是在追寻和思念它的雁群。可是又有谁会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一只孤雁呢?在这里,杜甫用孤雁来映衬自己当时的孤单寂寞,表达了渴望与亲朋团聚的心境 。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庸夫俗子的厌恶之情,即便落单,也不会跟他们同流合污。
柳宗元的遗世独立、清高孤傲是与自己的和解。杜甫的努力追寻,不媚世俗也是一种与自己的和解。他们虽然身处孤独之中,但依然守住自己的内心,保持着自己的气节与操守,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所不同的只是,柳宗元更为释然,而杜甫则在努力挣扎。
我想,不管在什么样的境遇中,学会释然,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做真正的自己,不随波逐流,不媚于世俗,不畏于权势,这大概就是与自己的和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