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您的手机调至振动或静音状态”相信这是在参加会议或者活动现场一定会听到的甜美。
可,今天想说的是,有些时候,一定要把手机调至响铃状态。
上课或者在图书馆时,总喜欢把手机调成静音,因为知道在看到书中故事高潮,听力做的自higj的时候听到手机响铃的烦躁。
可由于习惯惯性原因,总会在下课或是走出图书馆时仍然忘记手机还是静音状态。
今天的一件事,让我确实知道了手机静音的缺憾。
晚上,从图书馆回寝室,手机没电就把它安静地放着充电,自己位置的网线有问题就搬着电脑去枪战了室友的坑。
由于有事情忙,不知不觉“办公”接近晚上10:30,起身回到自己位置想喝点水。吓一跳,手机里未接电话有十几个,来源是两个陌生号码,号码是一个归属地。我一看,就知道是室友的爸爸和妈妈。
急忙回过去,才知道叔叔阿姨着急了近半个小时。以为我和室友都出了什么事。
原来,室友一直那个走廊和同学打电话,所以她爸妈电话打不进来,而我,距离我的手机不到两米,可是它是静音,所以不知道室友父母的着急。
如果,我会寝室就把手机调至响铃状态,应该室友的父母就不至于那么着急担心。
我们寝室都是外乡来的孩子,几乎就寒暑假才可以回家看看。平日里,父母和我们的思念都只能够借助视频、电话来传递。加之,平时的些许忙碌,能保证每天有半小时的沟通时间已是极好的,30分钟父母对我们的24小时的了解难免片面。
尤其是,电话打不通,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的着急程度是无法用言语说明的。
相信,远方的父母渴求的不多,不过是希望隔着电话,听到一句“爸妈,我在这边挺好的,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