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罗恩在《雄心的力量》里说: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一年内能做的事情,也低估了自己10年内能做到的事情!微习惯的力量惊人:
1.01³⁶⁵=37.78
0.99³⁶⁵=0.025
1.02³⁶⁵=1377.4
0.98³⁶⁵=0.0006
0.99,0.98,差别这么小,怎么差别又这么大?这个差距是什么?是努力吗?
如果内在匮乏,不管怎么努力,只能失去更多,在1的基础上,1.01,1.02,它的365就是巨大的变化。这是思维模式的不同,刻意练习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一年,每个人都有365天,每个人都不是吃饭、睡觉过来的,都有努力,有奋斗,结果却大有不同。
稻盛和夫:成功=思维方式X热情X努力
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形成人生的大有不同!有时候,你只有不断重复的努力是不够的,唯有每天刻意练习,不断反馈,调整,学习,再刻意练习,才能突破那个0.1的不同,才能有所改变。
每天我们坚持做一件小事,看起来我们都微不足道,但我们正在改变世界。因为我们在突破1.01,1.02…
过去10年,决定今天的样子,今天行为,决定未来10年的你!
《掌控习惯》詹姆斯.克利尔
你的身份来自你的习惯,每个行动都是你在投票给你想成为的人。
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你习惯的效果会随着你不断的重复而倍增。在短短的一两天时间内,你觉不出任何的不同,但是在数月和数年后,你会发出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当那个时候,你才会发现,好习惯的价值之高和坏习惯的代价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相当长时间感受不到它的影响,直一某一天 ,你突破了临界点,才能跨入新境界。我们期望日新月异,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令我们感到沮丧的是,在最初的几天,甚至是几个月内,任何明显的变化几乎都看不到,这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在白费功夫。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
一、如何建立微习惯:
1. 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把你想要拥有的微习惯列一下清单,有针对性筛选。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小到不可能失败的微习惯。降低目标难度,增加目标在操作上的可持续性。
2.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3. 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比如:我早上一起床就要跑步,每晚10我就上床睡觉,电子设备不准带进卧室。
4. 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5. 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6. 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7. 完成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8. 留意习惯形成的标志:行动时无须考虑,常态化,不追求完美,有自我身份认同。
二、建立微习惯的要点
1. 经常肯定
2. 多多回报自己
3. 有多余的精力就超额完成、不要变化目标
4. 不要自欺欺人,不要扩大目标
5. 避免开心时盲目扩大行动、沮丧时断掉行为习惯,经常按时自己完成
三、改善成绩的微习惯,打通与课本,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1. 对课本说:我爱你
2. 感谢身边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3. 认真夸夸自己的老师
一个好志向的三要素:不满感、愿景、下一步行动
美国组织发展专家理查德.贝克哈德(Richard Bechard)与大卫. 格菜西南(David Gleicher)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共同提出一个“变革公式”,用以描述立志失败的原因:
不满感(Dissatisfaction)X 愿景(Vision)X 下一步行动(Fist step)>阻力(Resistance)
不满感(Dissatisfaction):对于现状有多不满
愿景(Vision):对于积极的愿景,有多想要
下一步行动(Fist step):下一步行动,有多清晰
阻力(Resistance):改变过程中的阻力
三者不是加法,而是乘法的关系,缺一即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