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避免尷尬
这故事比老乔的故事还残酷
它残醋在太真实了,因为这正是西方人办“惊讶派对”(Surprise party)的场面一一群人先躲起来,再突然出现。
残酷的是那位小姐,她为什么先斟酒让那主管乱性?而且当她发现主已经毛手毛脚,开始失态的时候,为什么没想到先防止接下来”可能的尴尬”?
但是,当我们怨老乔或这漂亮女职员的时候,也要想想,其实大家都可能犯用样的错。
举个和老乔相似的例子。
你早早要旅行社的朋友帮你查票价,比较哪家航空公司划算。
到你快出发了,打电话过去,问他查得如何。
他怔了一下,支支吾吾的。
你问:“查了吗?不是早叫你查吗?”
他沉吟了一下,说:“查了!一下子不知道放到哪儿去了,能不能等会儿回您电话?”
这时候,你有必要坚持立刻要答案吗?
他忘了,他没立刻查,他一定是放下你的电话,才赶紧去办,你有必要拆穿吗?
如果你真会做人,你应该在他才怔半秒钟的时候,已经反应:“我想您一定正忙,等您忙完,再打电话告诉我好了。”
且莫追根究底
又譬如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办“中国铜器展”,你去看过了,跟朋友提到,朋友说他前天也去了,棒极了。
你算算,前天是星期一,大都会不开,于是再问一次:“前天?”
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是啊!星期一。”
你好当面拆穿,告诉他星期一例行休馆吗?
你又好意思继续追问他对哪一件展品感兴趣吗?
再举个更常见的例子。
你前一阵生病,大家都来问候,偏偏有个老朋友一点消息也没有。
今天遇到了,他一见面就抢着说:“哎呀!知道
你病了,打了好几次电话给你,都没人接。”还装样子,“我都急死了”。
你心想:“得了吧!我电话在生病前才换的号码,只要拨原来的旧号码,就有录音,告诉新电话,你要是打了,至少会知道我换了电话,而且我都在家。”
请问你,你是当面拆穿,还是表面道谢,心里记住?
不合意,请早说
如果你在政商界,就更要讲究了。
别人找你谈生意,你对他一点也没兴趣,偏偏还装作热情,要看他的样品,还细心地记下他的单价。他一心认为你是真有意,好比前面故事里的“色迷迷主管”一样,把裤子都脱下来了。可是,他才出门就听说,你早已经决定了合作的对象。这时候,他能不恨你吗——
“既然你早有定见,既然你根本无意合作,你为什么不早讲?你不是吃我豆腐是什么?”
何必吃人豆腐
又譬如你是政党领袖,为了一个大的政策,两党有了争执,你邀请对方来跟你讨论解决之道,大家都认为这是个重要的转机。
对方满怀希望地来了,你也热情地接待,拍照、发新闻。
可是他前脚才走,你的人已经在另一个地方宣布“你原有的坚持”。你说,那刚才跟你谈的政党领袖能不觉得他被吃了豆腐,又能不造成关系的严重破裂吗?
早断早好
记得我有一次到一个美国教授家。他是著名的演讲家、一场演讲最少五千美金。
单单我在他那儿几个钟头,就有三通邀请他演讲的电话。妙的是,对于第一通,他问得很详细,包括人数、场地、交通,全问了,然后告诉对方他的“价码。”
第二通电话,他先告诉对方“价码”,再问有关的问题。
但是对第三通电话,他却直截了当地说他的日程早已经排满,安不出任何演讲。
因为是熟朋友,我就问他为什么答话有那么大的不同。
他笑笑说:“第一个邀请的团体,我不熟,所以是我挑他,看看听众、场地怎么样,觉得不错,再告诉他收费的方法。第二个团体,我知道他们的背景,所以直接告诉他要多少钱。”又神秘地笑笑,“至于第三个团体,我一听就不打算去,既然不打算去,何必多问?你问,吊他胃口,最后又拒绝他,不是对双方都不好吗?所以不如一开始就婉转地拒绝。”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了这么多,我要讲的正是如此。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你认为“道不同”,就应该早避开,既省了双方的时间,也免得结怨。
当你发现别人搛谎时,你如果非拆穿不可,就早一点拆,甚至在他才说谎说到一半的时候,就把他的话打断,说“我不想听了”免得他撒了一
堆谎,才发现你早已知情,你是存心看他表演。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个异性对你暗示,你对他没意思,就要早早表示,别等他愈陷愈深,把他自己的尊严都“脱下来”的时候,才拒绝他。
否则,他的丑态被你看到,他一定恨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