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javaScript环境都是单线程执行的,采用单线程设计的原因,是因为最早的设计初衷是运行在浏览器端的脚本语言,目的是实现页面上元素的dom交互,所以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使用单线程模型,否则两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dom元素时,浏览器可能会不知所措,该以哪个线程的执行结果为准呢?
单线程指的是:JS执行环境中,负责执行代码的线程只有一个。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更安全,更简单。
缺点就是,当遇见耗时操作,只能等待,会出现假死的状况。
那为了解决耗时任务阻塞执行的这种问题,js将任务的执行模式分为了两种,同步模式(Synchronous)和异步模式(Asynchronous)
同步模式就不在赘述了,指的就是代码中的任务依次执行,后一个任务需要等待前一个任务结束,才能够开始执行,程序的执行顺序与代码的编写顺序是一致的
异步模式
异步模式不会等待这个任务结束,才开始执行下一个任务。对于耗时操作呢,他都是开启过后就立即往后执行下一个任务。那耗时任务的后续逻辑呢,我们会通过回调函数的方式去定义。他在内部呢,我们这个耗时任务完成过后呢,就会自动执行我们这里传入的回调函数。那异步模式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模式的话,我们单线程的JS语言,它就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耗时任务。而对于开发者而言,单线程模式下面的异步,它最大的难点就是代码执行的顺序,并不会像同步代码一样通俗易懂,因为它的执行顺序,相对会比较跳跃。
CallStack:函数调用栈
Queue:消息队列,也叫回调队列
Web APIs:内部API环境,以web平台举例子(宏任务集散地)
Event loop:事件循环机制,(他的作用就是CallStack为空了,把Queue中的函数继续往CallStack中压)
正常同步代码在CallStack执行
- 遇到宏任务,setTimeout,就在WebAPI开启一个倒计时。
- 继续同步执行,直到CallStack清空,没有可执行的了,Event loop启用,把Queue中的函数继续往CallStack中压,现在Queue里也没有就没反应。
- 直到WebAPI中的倒计时结束,将回调函数放入Queue
- Event loop又把Queue中的放入CallStack
宏任务包含:
script(整体代码)
setTimeout
setInterval
I/O
UI交互事件
postMessage
MessageChannel
setImmediate(Node.js 环境)
- 在CallStack执行中遇到微任务,就把微任务直接放入Queue
微任务包含:
Promise.then
Object.observe
MutaionObserver
process.nextTick(Node.js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