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读过剧本应该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想先仅凭借一点悬空的琢磨把自己有些片面单薄的想法说一下。
之前看书的时候就在想,都说《窦娥冤》是世界性的大悲剧,那么悲在哪里?又是凭借什么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如果说故事情节,那么未免是太浅了。本子里最重要的更应该是里面塑造的人物:人物的性格、内心、精神,尤其是复杂的、多变的、纠结矛盾的、自我抗争的等等。如果说情节可以打动人,那么人物则是更能进入人。例子不举了,因为道理确实很浅显。
那么就如此说,窦娥肯定是悲剧的核心点。我在纠结的地方是:窦娥毫无疑问是用来控诉社会黑暗的,那么首先她反封建礼教吗?而且这部剧是在关汉卿,一个自称自己是铜豌豆(风月中人)、看起来并不在乎礼教的作者笔下,应该可以透出点那个意思。但是好像没有,窦娥身上不仅没有反礼教的意味,而且恰恰就是她恪守贞节孝顺等伦理纲常才会引出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所以窦娥显然不反礼教。
(任何时候都不能鼓励贞节观念太过松弛,不压抑人性,但也不能放飞自我。那不就是人形回归兽性?)
之后窦娥和张驴儿等邪恶势力的斗争,也说是出于她身上的生存原则,想要活得心安,有尊严(在她心里,要守住贞操和孝顺婆婆,这才能活得心安。)那么她的反抗也就是为了恪守封建礼教,或者说她的反抗恰恰是封建礼教对她日复一日的浸染造成的。所以,这里的反抗应该是出于本能的、不自觉的反抗。换种说法,即如果把窦娥放到现代,她也会反抗,所以窦娥不仅不反礼教,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也不反封建,戏剧中更强调的应该是她的斗争和反抗。但是为什么在分析窦娥的时候都会强调反封建压迫?是不是所有的古代“进步”文学都要加上“习惯性”的加上反封建?
元代确实乱,但哪个时代不乱,乱了所以反抗,这是顺应历史的,但一定要定性盖个帽子吗?好像只有定为反资反封才有价值有意义一样。
所以显然窦娥的反抗其实并不是文艺复兴以及五四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觉醒,而且关汉卿应该也做不到这么认识如此超越。因为不是人的觉醒,所以不存在压抑人性人情人欲之类典型性我们分析封建时代作品中会出现的字眼。那么窦娥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
就窦娥本身来说,一是在剧中,窦娥所经历的整件事无疑是在让她自己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社会将她内心中一直信守的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被撕碎;二是窦娥明知道作为弱势的自己会被黑暗吞噬但依然不妥协地甚至自取灭亡式的抗争。而对于读者或者观众的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纯洁、美丽的存在在我们眼前一闪而逝;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反思:被群狼包围,精神孤危的你,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