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让小宝学声乐竟是因为他的声乐老师。
两个月前的某个周末,我带小宝来到浦江镇某新开业的培训机构参加体验活动。
开始由两位老师带着几个小朋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戏,一节课上完,老师又带着我们观看了硬件设施,最后,来到了大厅的钢琴旁,美女老师弹奏了几首非常动听的曲子。
这期间,我不断地接到工地打来的工作电话,连鼓掌都腾不出手来,后来,又嫌钢琴声音太大,听不清电话,索性走到门外专心接电话。
这时,一阵嘹亮的歌声响起,我挂完电话,进屋一睹歌唱者的风采——只见,一翩翩青年立于琴前,看似娓娓道来,却又中气十足,仿佛自带话筒。
我立刻作出了判断——他应该是刚刚大学毕业来到上海,坦诚、聪明、阳光;也就在那一瞬间,我决定让小宝跟着他学声乐。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定义,而我的定义是——通过教育,让人更真诚、更智慧、更快乐,从而使人更健全,而眼前这位声乐老师不正好符合我对教育的定义吗?
至于这位老师的声乐专业水平是不是足够高,我心里是没底的,但我最关注的不是让小宝学一项技能,而是通过学一项技能,让他成长为一个更健全的人。
后来,我们每周跟着王老师学45分钟声乐,迄今为止,也还没到10节课。
事实证明,我没有看走眼——尽管这位王老师非常年轻、初出校园,却比很多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对人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夸张的说,他已经比我更了解小宝了。
如果让我当校长来评判老师的技能,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诊断能力”,然后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即因材施教。什么“普通话说的好不好”、“有没有地方口音”之类的,都是皮毛,当然,这些皮毛也是最容易考核的。
元宵节晚上,他们机构又组织活动。
王老师说给小宝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让小宝独唱《小小雨点》,问我的意见如何?
我如实回答:“作为父亲,我当然希望他有更多的登台机会,哪怕当众出丑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然而,站在你们培训机构的立场上,我觉得小宝还没有能力做一次很好的展示,或许会因为怯场而忘词、跑调,可能反而会影响你们的签单率。”
王老师的回答,让我非常感动:“教育嘛,就应该以人为本。”
有些人就是这样——看起来就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