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兄妹仨约定了,每年都争取能聚在一起,带着年迈的父母去旅行。今年目的地是父母亲自选定的----台湾。
我从澳洲先飞回家乡,接上父母,跟哥哥我们四人一起,于9月22日下午,乘山航飞机直达台北桃园机场。飞机照例晚点,登机后在机舱里等待许久,飞机才慢吞吞的滑行起飞。解释说是空中管制的原因,可我们家乡的小机场根本就没有几架飞机要起飞呀?搞不懂为啥不能准点起飞?大概我们飞机晚点才是常态吧,准点起飞倒是变得奇怪了。
飞机晚点了快一个小时才缓缓的降落在台北的桃园机场,出海关并没有大排长龙,已经开始感觉到去台湾旅游的国人并不多了。哦进关录取指纹时,还出了小小插曲:妈妈的两手食指的指纹在常年的辛勤劳作中已被磨平,怎么变换角度,折腾半天都无法录到指纹。我怕妈妈耳朵不好,听不到海关小哥哥的指令,赶紧凑到老妈耳边给她做“传声筒”,并表达歉意,却第一次听到和感受到了台式软糯国语的温暖:小哥哥安慰我们没关系,别着急,慢慢来,又说他知道年龄大的老奶奶和老爷爷是以前很辛苦的原因才录不到指纹的。总之,甫下飞机,听到的就不再是命令,冷硬和公事公办的语气,而是温暖,耐心和相互理解的温言良语。
幸好在国内时,已经兑换好了新台币,不用再在机场排队换钱耽误功夫。办了四张悠游卡,也没有耽误太多时间。
提前订好的旅行社接机师傅,耐心的在机场等我们快两小时,晚饭都没顾上好好吃,但也没有怨言,大概习惯了接飞机晚点的大陆游客吧。
一出机场大门,亚热带燥热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感觉身上瞬时就出了一层黏黏的汗,好在我们都没有穿太厚的衣服,也就没觉得太热。汽车沿高架一路飞驰,因为已经晚上快9点的原因吧,路上没有堵车。高架路的两边黑咕隆咚的看不到什么风景(夜景)。
订了北投的热海温泉大酒店,地理位置很不错,正对面就是北投的温泉博物馆,地热谷和露天温泉公园。只是这已经是一个比较老旧的酒店了,里面的设施很陈旧。给爸妈订了温泉入室型房,本意是让他们在房间中就能舒服的泡温泉。但问题是:整个房间中充斥着浓重的硫磺味,很难闻。好在爸妈他们也并不太介意。只是当晚飞机晚点导致的到达酒店已经快10点了,爸妈也累了,就让他们也别泡温泉了,快快洗漱一下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就沿着酒店对面的地热谷公园一路慢慢走下缓坡,去坐公交。(因为买了悠游卡,就很想体验台北的公交生活。)
是一个太阳高照的炎热早上,沿着流水的岸边走到下面的小公园就出了一身汗,但好在小公园里树木旺盛茂密,可以稍做休息和调整。老妈精气神满满,拖着我们拍照留念。
抱着好奇和探究的心情坐上了公交车,车上人并不多,空调开的很足,设有爱心专座,座椅的颜色与车里的普通座位是不同的,可以让人一目了然,便于青壮年乘客自动辨别,并空出座位留给老弱病残孕。但开车的司机应该是个急脾气,公交车在小巷弄堂中穿行,却开的飞快,再加上要时时避开路上随处可见的摩托党,可以说整个行程,车开的东倒西歪,不坐着的话,简直没法把着扶手好好站着。因此,我们的第一次公交体验真的没那么美妙,反而让我认清楚:像父母这样的高龄老人,已经不适合坐公交出行了,以后还是打出租吧。并且,台北的公交车收费一点都不“智能”,也不便宜,它不是按坐了几站收费,也不是按时间收费,而是统一费率:新台币15-30/次,其实还蛮不科学也不公平的。
沿路第一次真正看到台北的街巷。果然如老公所说的, 建筑物的外表和街道实在是非常老旧,跟我们国内80年代的建筑差不多,一点也没有漂亮和高大上的外观,顿感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及至下车走去景点的一小段步行街区,粗略观察路边的各种餐饮或商品店,你会发现,这其中有最传统的如:银楼,照相馆这样的“老店,也有非常现代摩登的咖啡店,他们混杂的开在一起,并没让人觉得是突兀或者不和谐的彼此存在,反而你会感觉这是一座既保留了传统文化韵味,又可以体验现代生活滋味的包容城市。
这里还要提一点的是它的“摩托”文化。台北的摩托车,大概是我看到过的城市中最多的。无论是开在路上的还是停在路边的,其数量都蔚为壮观,而且其中大功率的重机车也不在少数,摩托文化大概是台湾车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可能与它的街巷狭窄,停车困难有很大关系吧。
很难想象,骑摩托车这种似乎只有毛头热血青年才喜欢的“危险游戏”,怎么能让台湾这种人人连说话都软语糯声的社会所热爱呢?大概他们把摩托车的轰鸣声当作自己其实内心狂野的一种宣泄和呐喊吧?哈哈,主观的臆断一下。
至此,对台湾的初印象还只是停留于很少的表面,接下来的旅程会带您慢慢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环岛的景点名胜。
且听下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