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雨曦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者,他的劝说技巧堪比苏秦和张仪,为什么,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烛之武的逻辑很紧密,他的每一句话都紧扣秦穆公的利益主体,句句戳中秦穆公的心坎。比如他一开始就点明了秦国吞并郑国对其不利,因为越过一个国家来攻打另一个,很容易被离郑国近的国家占了便宜(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同时还很客气的表示如果不是因为灭亡郑国对您(秦君)不利,我烛之武都这把年纪了还怎么敢来呢?于是这次谈判从郑国的求和变成了郑国帮助秦国获取利益的一次会晤,而不是谈判。这个时候秦穆公心情愉悦,还感觉受到了礼遇,便有兴趣继续听,烛之武也抓住机会,开始阐述他的所谓“解决方法”,其实什么解决方法都是空气,重点是让秦晋两国退兵以保全郑国。同时利用这个解决方法让秦穆公掉入自己已经设置好的逻辑陷阱,跟着烛之武的思路走。这样才能达到前面所说的会晤,这是打心理战,比的就是谁的毅力更强。
第二,烛之武很会察言观色,在让秦穆公跟进自己的思路后,烛之武明确指出晋国的不守信用,如在晋文公过黄河之后就让部下修建防御设施和不把焦,瑕两座城给秦君一样,(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以此拉近秦穆公与他的距离。从而进行下一阶段的劝说。
最后,加大火力,在秦穆公仔细思考时,烛之武利用秦君的心理制造了一个晋国吞并郑国秦国失败的假象,秦穆公,堂堂春秋五霸之一怎么可能对晋国低头!于是烛之武在最后又加了一个大招,秦穆公原地爆炸,当即决定让大将守卫郑国,有了这一前提,郑国就不用慌了。
写的还是有些草率,若有不对还请大家指正。
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