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雅/文
7月12日 ,在杭州的第三天,今天的安排的课程是选修,我依据自身学科特点,针对目前的教育趋势,选择了绘本阅读的研修。指导我们研修的是杭州建新小学的副校长陆霞老师及他的徒弟陆智强老师。
我们云南的教学总是拖祖国的尾巴的,当全国上下轰轰烈烈搞阅读了,我们云南在为考题而奋战,不得不应付的时候,来个假阅读,表示我们也在开展着;当外面的世界热火朝天开始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教学时,我们却一头扎进考题中;在绘本读本铺天盖地而来时,我们的老师安慰自己,这是幼儿园的事情……
随着绘本阅读教学的兴起,我一直以为虽不能说是幼儿园的事,但应该跟我们初中的教学关联不大,可是部编教材的出现,我发现课文中插图所占比例增多了,也曾思考过,这些插图该是如何利用到教学中来。
前些时日,机缘巧合参与了江浙一带的初中语文老师们的教学案例评奖活动,其中一篇文章引起的我的兴趣,而且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
题目是《以备图促备课:发挥插图价值 创设图文踏板 》,大致内容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有大量的插图,作为沟通图画与文本的重要教学资源,它们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该文记叙了作者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来找准阅读文本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了插图的实用价值,创设图文间的沟通踏板,从而使得语文课堂更为高效出彩,别致灵动的故事,我想,这就是绘本阅读教学吧。
通过一整天的绘本阅读研修,两位老师从绘本可以做什么?如何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有什么重要作用?……理论联系实践活动的指导方式,一系列的教学让我彻底明晰了概念,找到方法。
原来绘本阅读,最重要的是解读绘本的图画,如何解读?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解读、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解读、可以从创作的角度解读、可以从学科的角度解读……总之,针对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解读角度,最终发挥出绘本的价值则可。
回顾本次高考考题全国卷三,作文的考题是一副漫画,原题: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漫画的内容是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解读考题,难道这样的考题不是让我们对绘本进行阅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查吗?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不要让能力
和知识关系失调”一节中讲到:凡是没有学
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
顺利掌握知识的。而他所提供的练习方法,
最重要的一点就类似于我们的绘本阅读。所
以流利地理解阅读,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
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较短的句
子,然后是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
西,而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
读的东西,还要思考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
些画面、形象、事实和现象,那么绘本正是这
种训练的最初阶段,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对
话,有时甚至连情节也没有,但正是这种全
无压力、轻松愉快,由浅入深的绘本阅读,
留给了我们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形的强大智力背景。而这种思考与想象无论在哪个教学阶段都是需要存在的。我想这也正是目前推广绘本阅读的缘由;也正是我们部编教材加入大量绘图的缘由,也正是高考卷三之所以会考一幅漫画的缘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