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是199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执导,影片获得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则在第46届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
这是一部非常唯美的女性电影,用性与爱作为主要构建核心,讲述一个柔弱女性在男性极权控制下的其独立自由意识渐渐觉醒并勇敢追求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里,导演通过精致美丽的镜头画面和冷峻优雅的清冷色调将女性潜藏的欲望与精神以一种隐忍拉锯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冷静自持的克制叙述里又明显让人感受到长期受到压抑的热烈人性想要释放的张力和急促感。
那条表面庄严肃穆的黑裙之下所隐藏压抑着的热烈激情与渴望就如同躲藏在厚重云层里的雨粒,摇摇欲坠。
这是一部充满隐喻的文艺电影,导演细腻的女性心思使她在表达主人公的情感与影片内涵哲思时都不是以言语或动作直接展示,而是间接地以修辞手法和象征意象在精美的画面中传递。
也正是因为这些别有深意的修辞意象使影片具有一种含蕴深远的诗意审美感受。
影片以女主人公艾达在丈夫死后携幼女远嫁至新西兰为始,艾达患有言语障碍,女儿是她与外界交流的途径。
而在艾达的精神世界里,钢琴则是她唯一的信仰寄托。
影片里艾达的哑是一个意象,艾达并不只是因为生理因素才导致失语症,而是由于她在本质上不愿意与外界交流。
正像女儿所传达的“人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说废话”,艾达的沉默代表着的是对世俗嘈杂吵闹却毫无意义的交流的拒绝。
就像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的那句经典话语“人生就像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一点意义”。
在艾达看来,她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喧哗却又没有半点意义的世界里只能绝对听从于有话语权的人,无可奈何地呼吸与生存。
在电影所展示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地位低下,男性掌握着核心话语权,艾达只是一个普通的弱势女性。
自小她的生活和命运都不由自己决定,做什么人嫁什么人嫁去什么地方都是由别人决定和操控的,艾达没有任何权利对自己的生命轨迹做修改和调整。
这是多么苍凉的人生状态,而不说话是她唯一能够表示自己反抗和拒绝的选择。
影片里,艾达的哑,隐喻的是那个时代里女性根本无权发言无力自主的悲惨境地。
钢琴是电影里另外一个重要意象。
西方哲学喜欢探讨人的灵肉分离,如果用这个理论来看,钢琴是艾达的灵魂寄托,是她形而上的精神追求。
如果没有了钢琴,艾达的生活便彻底只剩下形而下的肉体物质层面,也就是苍白空虚的躯壳,失去了能让她在平庸孤独生活里获得宁静与慰藉的灵魂之光。
艾达对于钢琴的执念,是出于她对精神需求不可或缺的强烈渴望。
在此层面上,艾达便与她身边其他女性不一样,她是一个真正有情感渴望有精神需求的人。
像是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在如同死水般的生活里只能拼命压抑着鲜活激烈的生命力,但只要有一个机会,她便能如同火山般突然爆裂出滚烫浓烈的红色熔浆,那种焚毁一切的力量足以让所有人震惊。
所以当居住在林间的贝因唤醒了艾达内心沉睡已久的爱与欲时,所激起的浪涛可以这样猛烈。
正如安娜与弗洛斯基的相遇,擦出的火花点亮了安娜,也点燃了安娜。
脆弱孤僻的艾达在拥有了爱之后,像是突然具有了刚烈的铠甲和利器,倔强的眼神和凛冽的嘴角都在向她的丈夫和家庭沉默而有力地宣泄着她的不满和抗争。
整部电影主体基调是平缓克制的,用隐忍含蓄的美学方式讲述一个沉抑又热烈的故事,但影片依然有两处高潮,像是一汪碧绿水面上两朵硕大的洁白水花。
一处是艾达与贝因在互表衷情后的激情戏,艾达长期压抑的爱欲在此时得到彻底的释放,贝因也在长久的辗转反侧之后终于得到了艾达,两个人此时都是在一种极度的满足和喜悦之中。
那段戏是我看过的唯美床戏之一。
我记得《奇葩说》里罗振宇曾经说过,性是两个相爱的人使彼此身体得到最大面积的重合的方式。
在看到这场戏时,我觉得此戏是对这句话完美的阐释,他们是两个深爱彼此的人,紧紧地想要把对方的身体融入自己。
另一处则是在艾达的丈夫斯图尔特对妻子的不忠忍无可忍之后,在大雨里愤怒暴烈地砍断艾达的手指时。
此处是艾达在追求自由与爱情时受到的来自男权的阻碍与压制直观显示出来的时刻,是她与所爱所追求被迫两相隔离而无能为力的时候,也是她最为艰难和绝望的时候。
砍掉艾达弹钢琴的手指,隐喻着艾达将要失去她所赖仰的灵魂支柱而成为一个空荡的躯壳,隐喻着男性要把女性追求精神自由与生命自主的路径与心思砍断。
观众会为艾达的命运而忐忑不安,为艾达的疼痛而心怜不已。
却看到雨中的艾达忍受着剧痛却依旧一声不吭,影片画面非常令人震撼,透明大雨里艾达扮演者霍利亨特倔强不屈的眼神和坚毅冷峻的神情有力地展现出艾达如简·爱般坚强独立的精神实质,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艾达从来不是一个软弱的女人,在坠入爱情之后,她变得更加无所畏惧,一如凛冽寒冬里的洁白腊梅,在雪光天色里坚韧着清香,傲视尘俗。
电影里艾达认为自己身体内有一种她自己也不明白的力量和冲动在驱使着她做出违背世俗的行为。
这冲动自是艾达生命本能对爱对自由对美好的强烈欲望,正如安娜·卡列尼娜所呼喊的“我是个人!上帝造就我这样的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艾达在刻板的世俗伦理的教化下将这种生命冲动冷冻封藏在无人问津的黯淡角落里,在贝因的温暖爱恋下才融化为一潭春水,重新蓬勃地流淌在她的血液与脉动里。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一直想到劳伦斯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主人公康妮的故事与电影里艾达故事有很大的相似处。
她们都是生活在身不由已的环境里,都有一个貌合神离的丈夫,都有一个贴近自然居住在茂盛林间的情人,她们都对生命和生活感到苦闷与绝望。
两部作品里也都有对美丽诗意的性爱得描述,表现出性与爱的欲望张力,最后她们也都是在与一个林间男子的沉沦恋情里重新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与生命的活力,重新找到了自我,再次发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爱就像有魔力的眼药水,点亮了眼睛里的光,让这些在迷雾深林里徘徊孤独的魂魄看见了一条散发着迷人暖光的大路。
但遗憾的是,在很多中外作品里,似乎女性要解脱男权的束缚,依靠的也依然是另一个男子的力量,尽管这个男子是出于她自由意志的选择,但也仅仅是这样罢了。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说过,最可怕的不是不醒,而是梦醒了,却发现无路可走。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钢琴课》里,康妮与艾达觉醒了而且有路可走,但对于同样觉醒的安娜来说,却是无路可走,于是她悲惨地卧轨而死。
这也是鲁迅当初为何在新文化运动时以一篇爱情悲剧《伤逝》来反对那些一味只盲目歌颂自由恋爱的文化思潮,女性要解放,光靠爱情是不够的,女性要独立,也不是只能从爱情里体现的,女性获得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最重要途径,还是要靠社会解放。
但不管怎样,爱情依然是对女心坚敏最浪漫的体现方式。
影片结尾,艾达将钢琴沉入海底,与它一起在海底长眠的,还有过去那个沉默迷茫的旧艾达,新的艾达获得新的勇气与力量,让她能在爱人的面前笑颜如花,也不再需要沉默,她终将笑语泠泠,发出属于爱情的甜言蜜语。
以一段《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摘录作结:
“在这个短短的夏天里,她懂得了这么多东西!……羞耻只不过是恐惧罢了,在我们的肉体的根蒂里深伏着那种官能的羞耻,那种非常古老的肉体的恐惧,只有肉欲之火才能把它驱走……于是她便来到她生命丛林的中心。现在,她觉得自己已经来到了她天性的真正基岩,一点羞耻之情都没有了。她是她肉感的自我,赤裸裸的,不知羞耻。她觉得洋洋得意,几乎是自高自大。原来如此!生命就是这个样子!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任何东西需要掩饰,没有任何东西需要害羞。她和一个男人一起,和另一个生命一起,共享着她这终极的赤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