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队里,我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我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所以我就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们。
这次参团的7个孩子中,从区域来分:3个成都的,3个山东的,1个深圳的。从年龄来分:1个7岁,2个10岁,1个13岁,3个14岁的。从男女来分:3个男孩,4个女孩。因为有些是亲戚或者朋友一起报名的,所以最开始我把这7个孩子分为了2个小团伙加3个独立个体。头一天,因为不熟悉,大家基本不相互说话,聊天,只有最小的祺祺穿插在每个团伙和个体之间。
接下来的几天在伦敦,牛津和巴斯,大家每天都集体行动,虽然大家相互认识和了解了,关系融洽了很多,但是还是没有打破2个小团队加3个独立个体的模式。即使大家会相互帮助,偶尔也会一起聊几句,但我能感觉到孩子们仍然更愿意和原来的朋友相处。和新朋友之间的隔阂比较大。
但是从营地出来后,我发现模式被打破了,孩子与孩子间流动起来,相互交流,交流对象不再有限制,相互的走动让孩子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我能够感受到她们开始融为一个团队了。她们聊天的话题也很广泛,从她们共同经历的营地生活,聊到同龄人的话题,再到各种自编故事,各种吐槽等等,大家进入交流无障碍模式。看到她们成为一个团队,我很开心。
我猜想,是她们在营地遇到了共同的困难,让他们快速团结起来的。有难同当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苦难时候的相互帮助更容易让人对对方产生依赖。孩子们讲述了她们觉得最痛苦的各种事情,比如寒冷的夜晚起床上厕所一定要有厕伴,坚决不能独行,这是规则。这也锻炼了孩子们和队友的沟通能力。又比如和蜘蛛飞蛾蟑螂等一起睡在帐篷里,还不能杀生。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和大自然中的可怕生物共生,是她们需要面临的另一个挑战。还有如何在20秒内洗完澡成了孩子们经验交流的话题。这些在成人眼里看来的各种苦与不可能,孩子们都经历过了,并且成功克服,生存了下来。最后当孩子们回忆起来时,也能笑着讲完,貌似也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她们都说营地很好玩,想要再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苦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财富。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孩子的变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图片中,有一个戴帽子的女孩,在前面的集体照中她基本没笑过,或者一直在躲避镜头。她是我感觉变化最大的嘉怡同学。最开始,嘉怡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女孩,因为有点胖,害怕人家嘲笑自己,她内向,不喜欢所有的运动,体育成绩很差,还恐高。她妈妈说她只吃肉,很少吃菜,从来不吃水果。我们出发的时候,她基本不说话,不和其他团员交流,面无表情。她总是戴着耳机,即使不听音乐,也戴着。前几天她都独来独往,我们做饭时,她拒绝触摸水果(居然厌恶水果到这个程度,我感觉水果好委屈)她妈妈看到她这样,非常着急。但是和大家在一起,慢慢的,她开始主动照顾其他孩子,自己开始吃蔬菜,尝试帮忙切水果。从我们参观完牛津大学,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牛津大学教授交流的那天,在我们的鼓励下,她回答了几个问题,她开始对自己有信心了。她悄悄告诉她妈妈,她将来要考牛津。接下来,她和团里的孩子们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更让人吃惊的是,因为她不怕蜘蛛和昆虫,她成了女孩子们心中的英雄和守护神,大家都愿意和她在一起,她还一对一保护一个哭闹着要回家的英国女孩。更让人惊喜的是,通过营地的一系列挑战,一个有恐高症,下楼都要人扶的女孩子,居然突破自己的恐惧,在爬树活动中,坚持到最后,爬得最高,获得了第一名,这是怎样一种蜕变啊!一旦自信建立起来,人的潜能就会不断开发出来。听说当天下午的射箭她又获得了第一名[强]
嘉怡,你太棒了!我相信,今后的道路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她的了!能克服恐惧并且获得第一的嘉怡,已经学会了自信,懂得了努力可以改变一切。最后的几张照片,我们看到了嘉怡的笑容。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