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老师,很多人就会想到蜡烛,燃烧自己照亮自己;有说是春蚕,春蚕吐丝死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女孩明确表示择偶标准,不找男教师。我也是醉了,幸亏自己结婚早,不然估计到现在恐怕更难找,所以我常常对妻子表示衷心感谢,是她的爱情扶贫,让我这乡村教师告别单身。
记得有位老师说,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一定不做教师。看来教师这个工作给予他的不是幸福和快乐,而是恐惧,是厌烦,是对生活的无奈。更多的是对其他行业的羡慕。以前,伯父是村里唯一的教师,伯父家是村里最早盖起五孔砖砌窑洞的人家。他家最早有了自行车,不怕下雨的深腿胶鞋。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教师成了贫困的代名词。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
2000年以后,商品房开始价格攀升,拥有自己的房子成了许多国人的梦想,于是教师群体也开始下海,寻找第二职业。我的一个老师,算是最早觉醒的人。课余,他练习毛笔字,从进入腊月开始就写春联,到放假后去县城卖春联。春节后,他走街串巷卖冰糖葫芦,见到学生他也不害怕,钱照收不误。如今,他到了周末,有时还会去打零工,做摩的司机。
说实话,我听佩服他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课余,他用手艺,用辛苦赚取零用钱,不违法不违纪。没有搞有偿家教,完全是利用课余时间赚钱。但是,有同事表示,他这样做感觉很丢脸,感觉不体面,我不知道这丢了谁的脸。
作为学生,周末见到他开着摩的在街上载客,总是会主动打招呼,他也很坦然,满脸微笑的回话。没有丝毫的难为情。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看法,难道还有其他更体面地赚钱路径吗?
除了有偿家教,绝对应该还有别的路径。这么多年,我也在积极尝试。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给其他教育同行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教师还可以这样去做,不用再为涨不涨工资什么时候涨工资焦虑,不再为职称评审能不能过而烦心,工作时间尽职尽责,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2018年,我开始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读书,坚持三天读一本书,坚持输入是因为感觉自己很笨,人笨只有多读书。2018年3月,在简书上写作,在千聊上学习。
我对教育热爱,爱上课,爱去学校。到我不想做一个只有教育,没有自己的生活,为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师。每天晚上,我也要陪家人散步,陪孩子写作业,孩子休息后,我就开始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已过十点钟,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读书写作。有人说,人和人的区别是看每晚8点到十点,你在干什么。其实,我想说,就是十点开始也不算晚。
因为心中有梦,所以义无反顾。我希望能像80后,90后的萧秋水,彭小六,曹将一样,在上课教书之外寻找一条新路径,能体面地实现“睡后收入”,能给父母一笔钱让他们不怕生病吃药,种地的父母不怕天灾绝收。能有每年有一次外出旅行,能为儿女买想要的玩具和图书。
教师不应该是穷困潦倒的代名词。为师当自强,让教师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不能靠口号,不能靠体制。让自己经济独立,财富自由,是每个教育人的梦想。教师只有实现自我救赎,方能走出泥沼,才能实现在社会上扬眉吐气,才能挺起腰杆子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