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和激励:怎样制定有效的激励目标

不凡飞翔

简书作者

组织和激励:怎样制定有效的激励目标

2020-02-05 16:30打开App

你好!我是钟飞翔,欢迎你来到薪酬激励机制线上精品课,这节课分享主题是:

怎样制定有效的激励目标

来,给大家描述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场景:

公司年会上,总经理激动地宣布,今年公司年营业额首次突破5000万。

随后,表扬的表扬,发奖的发奖。

大家欢欣鼓舞,甚至有人热泪盈眶。

接下来董事长宣布:

明年的业绩目标是:1.5个亿。

个人业绩第一名者将获得巨额奖金,送房,送车,送环球旅行。

场下响起了总经理最最热烈的掌声,其他人面面相觑,对董事长的慷慨奖励有点可望而不可及

很尴尬,热闹的会场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是因为激励方案不够诱人吗?

不是。

因为,董事长制定的目标只注重了激励的“渴望度”,却没有考虑目标的“可能性”。

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个公式:

激励值 = 期望值 x 渴望度。

我解释一下,期望值,就是做成这件事的“可能性”;

渴望度,就是你对这个激励有多“渴望”,也就是:

激励值 = 可能性 x 渴望度。

再细一点:

激励值=(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员工对激励的)渴望度。

举例:

很多人都喜欢篮球。

篮球架上的投球框,是场上所有运动员投球的目标。

如果这个投球框还没有你人高,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玩的啊,没意思。

但是,如果这个投球框有几层楼高,你会觉得:

怎么跳都投不进去,这不是戏弄人吗?

你也会觉得没意思。

篮球架,一定要高于人,看着觉得高,但个高的人、努力的人跳一跳,基本上够得着。

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

这就是所谓的“篮球架原理”,又叫洛克定理。

所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洛克说,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激励的内容,也要关注员工被激励的整个心理过程。

他说,员工“被激励”的心理过程有三步:

第一步,员工觉得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达成个人绩效,也就是目标;

第二,员工相信个人绩效,可以获得组织激励,也就是相对应的奖金;

第三,员工渴望,组织激励,用以满足个人需求,例如可以买自己想要的手机。

运用:

利用“期望理论”激励员工的三步鄹:

第一步,明确“努力”和“绩效”的关系,也就是“可能性”。

A、基础目标

基础目标是接近平均水平,容易达到的

B、超越目标

通过努力,完成目标后,有满足感。

制定标准:在基础目标的基础上,上浮30%

C、挑战目标

挑战目标是公司最高值

员工通过100%的努力,全力以赴可以达成

第二步,解决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绩效是公司的战略目标;

完成绩效目标,拿到奖励是员工的目标。

奖金机制、晋升机制、表扬机制,必须紧密地、清晰地和绩效关联起来,才有激励的效果。所以,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是一个闭环。

千万不能是:

大家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大家的。

这种模糊的概念,很难有激励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有意义、有难度,但可以“跳一跳,够得着”的绩效本身,自带激励作用。

第三步,解决奖励和需求的关系,也就是“渴望度”。

激励值=渴望度

渴望度=(自身收入-负债)

这里很有意思,也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

一位员工通过努力得到的激励,和他自身的需求是息息相关的,公司里的目标也不可能是固定的,不同岗位级别的人,目标的制定肯定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三线城市的小王,参加工作一年,每个月5000元底薪的,再加5000元的绩效,按道理说是不错的。

但,他因为沉迷网络游戏,借了很多网贷,每个月要还差不多1.5万的网贷、信用卡,再加房租、生活费,每个月要近20000元的开销,那这10000元对他来说,是没有动力的。

所以,在招人板块,我们会讲到招人、识人的核心要素。

非常清晰的告诉大家,企业应该招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岗?

再例如:怎样给销售团队定目标呢?

既然是团队,就需要有竞争,只能竞争才能营造具有竞争性的销售氛围,才能打造一只虎狼之师!

那接下来,公司要制定清晰的标准,去区隔A、B、C类员工,通常A类员工里我们还会分出A\B\C类员工。B、C类也一样,所以这会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销售服务架构。

具体操作如下:

A级员工(公司的管理层):服务A类客户,A类客户指的是企业的大客户,根据A类客户的消费标准和要求,制定A类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激励标准。优秀的企业,还会特意成立大客户服务部。这类A类员工和A类客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0%的人,他们创造了公司80%的财富。

例如:年销售额5000万的企业,那这部分员工所服务的客户需要给企业带来大约4000万的营业收入。

B 级员工(一般指公司的老员工)服务B类客户,B类客户是企业的老客户,根据B类客户的消费标准和要求,制定B类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激励标准。

B类员,他们维系着企业的正常发展,他们是公司的人才储备中心,需要企业更进一步的培养,他们一般为企业创造20%的营业收入。

C级员工(公司的新员工)服务C类客户,C类客户是企业的新客户,因为他们还不太熟悉公司的工作流程,拿新客户让C类员工练手,制定C类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激励标准。

这类员工,不要指望他们为公司创造价值,他们是小白鼠,需要磨练、需要摔打。一名新员工到公司,一般公司都要准备三到六个月的倒贴。

这有点像举重比赛,比赛规则会把同一体重级的运动员放在一起比赛,角逐冠亚季军。我们的分配也是一样的,当分配好ABC级后,同一级别的员工要角逐冠亚季军,同时要设定达标红线,几轮或者多长时间不能完成任务的要被降级、被淘汰

员工人数多的企业,还可以分出同一级别不同的小组,组与组之间PK

这样,整个公司的销售氛围就会大大提升,所有的人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知道我要什么。

以上,我们讲到了两个大的方向:一种是员工个人怎么激励和定标准;另一种,是团队作战,怎么合理分工协作,完成目标。

通常一家成熟的企业,A类员工的收入是C类员工的10倍以上。只有让产生这样的收入差距,才能让人有无限动力。

因此,要提高员工的激励水平,要结合他自身的期望值和可能性。来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绩效目标,让其得到渴望得到的奖励,并强化两者的关联性,缺一不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