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8003字
预计阅读:15分钟
一、写作背景: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通过武力威胁、政治阴谋和经济侵略等手段,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为联合尽可能多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1935年8月1日起草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呼吁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实行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得到国内各界的热烈拥护。
随后,在一二·九运动的推动下,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形成新的高潮。 新的政治形势,催生新的政策路线。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军事战略、策略路线,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27日,教员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瓦窑堡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总政策: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争取一切赞成抗日的力量。党的总任务是“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党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猛烈扩大红军”。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反应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的“民族统一战线”的1.2万字长文《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二、正文主旨: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
(一)目前政治形式的特点
1.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自1931年9.18事变起,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只是日本侵略的范围暂时还限于东北四省,就使人们觉得似乎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一定再前进了的样子。现在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占领全中国,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
2.中国社会各阶级对日侵华的态度
(1)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坚决反抗
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1927年至现在的土地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反日浪潮,证明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坚决的力量。
(2)小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同样要求反抗
青年学生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已经发动了一个广大的反日运动。他们和农民一样,有与同帝国主义势不两立的小生产的经济地位。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曾经给了他们以重大的损害,使他们中的很多人陷于失业、破产或半破产的境地。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除了反抗,再没有出路。
(3)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们是人民的敌人
他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说:革命(不论什么革命)总比帝国主义坏。他们组成了一个卖国贼营垒,在他们面前没有什么当不当亡国奴的问题,他们已经撤去了民族的界线,他们的利益同帝国主义的利益是不可分离的,他们的总头子就是蒋介石。这一卖国贼营垒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4)民族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商人、行政官员、手工作坊主等)部分会转变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买办阶级(附于外国垄断资本并直接为帝国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不是同一的东西,他们之间是有分别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地主阶级那样多的封建性,没有买办阶级那样多的买办性。
教员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内部有同外国资本和本国土地没有关系或关系较少的一部分人,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之下,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些部分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动摇。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帝国主义,一方面又怕革命的彻底性,他们在这二者之间动摇着。
从1927年起,9年以来,他们抛弃了自己的同盟者工人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做朋友,得到的只不过是民族工商业的破产或半破产的境遇。正因如此,教员认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起变化的可能性。变化的程度怎样呢?总的特点是动摇。但在斗争的某些阶段,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左翼)是有参加斗争的可能的。其另一部分,则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
并举例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乡村的富农和小地主的蔡廷锴等人领导的十九路军与红军建立“抗日反蒋”同盟;冯玉祥曾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抗日同盟军;曾经进攻江西红军却举行宁都起义加入红军的第二十六路军;在东三省抗日的马占山。
由此证明了在日本炸弹的威力圈及于全中国的时候,在斗争改变常态而突然以汹涌的阵势向前推进的时候,敌人的营垒是会发生破裂的。
(5)民族资产阶级中也存在欺骗人民的群体
因为他们中间除了那些真正拥护人民革命事业的人们而外,有许多人在一个时期内能够以革命的或半革命的面目出现,所以他们同时就具备着欺骗民众的资格,使得民众不容易认识他们的不彻底性以及装模作样的假相。
另外,即使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也不是完全统一的。这是因为许多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环境所造成的。当斗争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美国以至英国的走狗们是有可能遵照其主人的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明争暗斗。比如两广军阀与蒋介石之间的争斗。
我们的策略:他们的争斗、缺口、矛盾,对于革命的人民却是有用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民族资产阶级变化总结: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本部来了这一个基本的变化上面,变化了中国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扩大了民族革命营垒的势力,减弱了民族反革命营垒的势力。
3.中国民族革命营垒的情形
(1)取得长征胜利的红军
三支主力红军,都放弃了原有阵地,转移到了新地区,但宣告了敌人“围剿”“追剿”计划的破产。
同时教员指出了长征的意义(由于这一段太经典,我们还是直接看原文),鼓舞了人心。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
同时提到南方各省的游击战争也在恢复、生产和发展。
(2)正在发展中的其他革命阶级
即将爆发的工人: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人的斗争正在从厂内向着厂外,从经济斗争向着政治斗争。其反日反卖国贼的英勇斗争,即将爆发。
没有停止过斗争的农民:在外祸、内难、再加天灾的压迫之下,农民广泛地发动了游击战争、民变、闹荒等等形态的斗争。东北和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就是例子。
得到极大发展的学生运动:但学生运动要得到持久性,要冲破卖国贼的戒严令,警察、侦探、学棍、法西斯蒂的破坏和屠杀政策,需要和工人、农民、兵士的斗争配合起来。
民族资产阶级、乡村富农和小地主们:正在被动摇以至参加抗日斗争
正在奋起斗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特别是内蒙民族,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威胁之下,正在起来斗争。其前途,将和华北人民的斗争和红军在西北的活动,汇合在一起。
总结:革命的阵势,是由局部性转变到全国性,由不平衡状态逐渐地转变到某种平衡状态。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二)民族统一战线
1.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任务,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2.敌强我弱需要统一战线
要实现民族自由独立,就要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革命势力作战。而国内豪绅买办阶级的反革命势力,在目前还是大过人民的革命势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不是少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总之,目前中国的和世界的反革命力量暂时还是大于革命力量。
同时,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的情况。还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还要依靠党的策略路线的正确。还得提出一个很好的革命策略,像过去那样地老在狭小的圈子里打转,是干不出大事情来的。
当前的时局: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另外帝国主义还是一个严重的力量,革命力量的不平衡状态是一个严重的缺点,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又一个特点。这两种特点及事实要求我们要适应情况,改变策略,改变我们调动队伍进行战斗的方式。
基于当前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不到决战的时机,没有决战的力量,不能冒冒失失地去进行决战。
3.统一战线VS关门主义
统一战线策略:要招收广大的人马,好把敌人包围而消灭之。
关门主义策略:依靠单兵独马,去同强大的敌人打硬仗。
统一战线观点:如果不足够地估计到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行动能够变动中国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就不能足够地估计到组织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如果不足够地估计到日本反革命势力、中国反革命势力和中国革命势力这几方面的强点和弱点,就不会足够地估计到组织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就不会采取坚决的办法去打破关门主义;就不会拿着统一战线这个武器去组织和团聚千千万万民众和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卖国贼这个最中心的目标而攻击前进;就不会拿自己的策略武器去射击当前的最中心目标,而把目标分散,以至主要的敌人没有打中,次要的敌人甚至同盟军身上却吃了我们的子弹。
关门主义观点:认为这些批评都是不对的。革命的力量是要纯粹又纯粹,革命的道路是要笔直又笔直。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全部永世反革命了。对于富农,是一步也退让不得。对于黄色工会,只有同它拚命。如果同蔡廷锴握手的话,那必须在握手的瞬间骂他一句反革命。哪有猫儿不吃油,哪有军阀不是反革命?知识分子只有三天的革命性,招收他们是危险的。
因此,关门主义得出结论:关门主义是唯一的法宝,统一战线是机会主义的策略。
4.反对关门主义,支持统一战线
(1)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
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革命和反革命的阵线可能变动,也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可能变动一样。日本帝国主义决定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时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这两个基本事实就是党的新策略即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出发点。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
(2)关门主义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
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关门主义在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关门主义的所谓“纯粹”和“笔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向之掌嘴,而日本帝国主义则向之嘉奖的东西。
结论:我们一定不要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三)人民共和国
1.当前政府的基本任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
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人们,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参加我们的政府。政府的纲领,应当是以适合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这个基本任务为原则,据此以适当地修改我们过去的政策。
2.我们拥有了能保护统一战线不被破坏的党和红军
我们现在有了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而且有了红军的根据地。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使用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并提醒大家: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是一定要多方使用的,大家要小心。
3.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坏人受敌人的影响会退出去,一些好人却会受我们的影响加进来。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对付革命队伍,共产党也能够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对付反革命队伍。他们能够拉了我们队伍中的坏分子跑出去,我们当然也能够拉了他们队伍中的“坏分子”(对于我们是好分子)跑过来。
4.为什么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
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之前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里就包含了,因为工人、农民占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规定的十大政纲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但是现在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都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
5.人民共和国代表全民族的利益
人民共和国同帝国主义的走狗豪绅买办阶级是处在正相反对的地位,和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仅仅代表最大的富翁,并不代表老百姓,并不把老百姓放在所谓“国民”之列,是一样的。中国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口是工人和农民,所以人民共和国应当首先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但是人民共和国去掉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自由独立,去掉地主的压迫,使中国离开半封建制度,这些事情就不但使工农得了利益,也使其他人民得了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而不顾民族利益的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他们的利益是同多数人的利益相冲突的,但他们毕竟是少数人。我们仅仅同这些少数人相冲突,所以有权利称我们自己是代表全民族的。
6.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策略
虽然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是有冲突的,但是民族资产阶级如果参加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那么,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有了共同的利害关系。人民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并不废除非帝国主义的、非封建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而且还鼓励这些工商业的发展。任何民族资本家,只要他不赞助帝国主义和中国卖国贼,我们就要保护他。
在民主革命阶段,劳资间的斗争是有限度的。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法保护工人的利益,却并不反对民族资本家发财,并不反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为这种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中国人民。由此可知,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势力的各阶层人民的利益的。人民共和国的政府以工农为主体,同时容纳其他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势力的阶级。
7.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不是反资本主义
工人农民是这个共和国的基本群众。给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其他拥护反帝反封建纲领的分子以在人民共和国政府中说话做事的权利,给他们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违背工农基本群众的利益。我们纲领的重要部分应当保护工农基本群众的利益。工农基本群众的代表在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占了大多数,共产党在这个政府中的领导和活动,都保证了资产阶级进来不危险。
中国革命的现时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反革命的托洛茨基分子(苏联早期领导人,联共(布)党内反对派代表),才瞎说中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再要革命就只是社会主义的革命了。我们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并不是反资本主义。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中的革命还是如此。
同时强调,目前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而民主主义的革命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四)国际援助
1.一切现代国家及民族革命斗争都需要国际援助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可以不需要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对于现代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必要的。
2.全世界反对压迫的战争都将获得援助
全世界一切由人民起来反对压迫者的战争,都是义战。在目前的全中国抗日高潮和全世界反法西斯高潮中,义战将遍于全中国,全世界。凡义战都是互相援助的,凡非义战都是应该使之转变成为义战的(列宁主义的路线)。
过去一个时期内,中国革命力量和国际革命力量被蒋介石隔断了,就这点上说,我们是孤立的。现在这种形势已经改变了,变得对我们有利了。今后这种形势还会继续向有利的方面改变。我们不会再是孤立的了。
最后教员指出,国际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三、学习心得:找到“统一战线”的那条线
我们说“团结就是力量”,是因为人类面临最大的、普遍的、持久的问题,是生存发展任务繁重而生存发展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而人类社会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解决共同生存发展过程中力量不足的问题。
无产阶级政党怎样才能夺取革命胜利呢?教员的根本着眼点就是通过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无产阶级周围,而不是把自己缩小到最小的圈子里空谈革命。正如教员在中共七大上指出:世界上需要共产党,就是为了团结大多数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我们都知道,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而究竟如何开展统一战线?靠什么统一战线?个人体会,核心就是要找到“统一战线”的那条线。
正如我们党就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形势任务,先后建立了“民主联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等,成功解决了革命、建设、改革任务繁重而自身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
回想长征途中,教员反对张国焘向西退却,主张北上的言论:越向西走,红军对中国政治势力的影响就越小。红军的出路不是西进或停留,而是北上抗日。其理由就是:中国人民要打日本,谁要是不把自己的脸面对着民族的敌人,人民就会抛弃谁。关键时刻,他及时捕捉住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时局和国人心理造成的新变化,扛起了抗日的大旗,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危局。
他深知自己从江西时代的近30万人马到陕北时只剩下不足3万的家当,要对抗蒋介石都很不容易,何谈抵抗凶恶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但是他更清楚:红军瘦弱的双肩只要一扛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就会越来越强大。抗日只会兴共,不会亡共。而他提出的“团结抗战,一致对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相比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更是深得人心。
蒋拥有军事优势由来已久。而当毛极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掌握了政治主动。就可以依靠这种主动,把蒋的人马慢慢统过来。最后,蒋的优势也变成了劣势,而毛的劣势也变成了优势。
《毛选》开篇就问: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当今社会,如何找到你的用户,如何扩大你的用户,触动他们背后的核心动力是什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