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较为严重,此刻的我们,还在家里待着,哪也不能去。
而对于年轻的我们,由于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与父母能够相处这么久。父母对刚回来的儿女特别亲,嘘寒问暖做好吃的,久了开始各种嫌弃。
父母嫌弃儿女不起床吃太多零食,不运动,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玩。。。
而儿女也嫌父母太唠叨,起床太早,电视手机声音太大。。。
久而久之,各看各的不顺眼,目测还要在家至少待两周的我们,如何优雅地和父母相处,成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1、尊重双方生活习惯,理解差异性
其实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有很多差异。
我们熬着夜,他们睡着觉;我们赖着床,他们早起锻炼身体或准备早餐;我们喜欢抱手机,他们喜欢看电视。
早上总被厨房传来的叨叨叨声吵醒,无论是剁饺子馅还是拍蒜,总觉得父母这么大动静,就是想让我们起床。
记得疫情刚来的时候,无论儿女怎么向父母描述病毒的可怕性,他们还是不戴口罩,甚至经常出门购置年货。
互相看不顺眼,互相吐槽对方,但又互相担心对方。
父母担心我们熬夜对身体不好,我们又担心父母失眠会不会想太多悲观的事情。
父母担心我们抱手机对眼睛不好,我们又担心父母看电视广告会被骗。
其实儿女吐槽最多父母的,无非就是受不了他们的唠叨,唠叨你为什么还不起床,唠叨你吃饭太多或吃太少,唠叨你为什么不找对象,唠叨你一堆你不想让他们管的事儿。
而父母也不想唠叨,只是他们总想让你做对你最好的事儿。
世界上真正希望你能过得好的,还是父母。
特别是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
既然回来了,并且难得有这么久的相处时间,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真切地理解差异性。
毕竟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还是珍惜眼前的一切为好。
2、做好自己,好习惯带动对方
疫情期间,估计大家的体重都直线上升,而本身就偏胖的弟弟,吃过饭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被妈说了无数次。
平时未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周见一面也就唠叨一次。
但这次疫情被圈养在家时,抬头不见低头见,昨晚妈好不容易,将弟从沙发上拽下来跳操,今天早上又开始唠叨,弟一烦躁,直接罢工不吃饭。
就如电影囧妈那样,母亲还是会事无巨细地操心着儿女的点点滴滴,无论年纪多大。
而妈妈也因为劝不动而生气,明明觉得是为他好,但他咋就是不听呢。
其实影响他人不是一直靠说,更重要是在他身旁做。帮妈开导后,她也开始每天跟着视频跳槽,不断影响着躺在沙发上的弟弟。
一个人做有时比较无聊,一群人做有互动,相对会持久些。
就连不能见面的堂姐,晚上也约着一起跳舞减肥,视频中一起学着做相同的动作,多巴胺分泌增多,人也快乐些。
其实很多时候,儿女会抱怨,抱怨为什么父母不这样,不那样。
之前我也抱怨过,他们总说读书好,但也没见他们看过几本书。明明是自己想看书看不进去,但却没养成好习惯,却把这个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
因为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所以通过抱怨推卸给他们最容易。但其实是自己没能力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如果真的想看,看就是了。
而想让身边人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不是一味地灌输你的思想,而是就在他们身边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
记得那年经常去舅舅家,表妹总爱跟着我玩,而当时我走哪儿都带着一本书。
才8岁的她,也跟着我学了起来,早上睡不着开灯看书时,她也醒了,拿着带拼音的匹诺曹读了起来。
我们去小河边玩耍,她也会带着我俩的书,坐在秋千上,各自读着自己的书,其乐无穷。
所以,不要说了,去做就行。
做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做这件事的美感。比如现在码字的我,体会到做其他事情感受不到的平静与充实。
3、有冲突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交流
和谁待久了,难免都会发生些冲突,更何况是自己人的家人。
昨天因爸妈总打断我让干这干那而生气,今天弟又因妈唠叨他减肥而生气,很气很气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等上一段时间,气消了,然后找个合适的机会说说话,也就过去了。
最好的方式是以幽默的口吻,来让他们知道你的不满。
我说,“妈,我不喜欢我爸总是那么大声那么粗鲁地对我讲话。”
妈回,“都是自己人,声音大点又没啥。”
我声情并茂地模仿着,“我听到他在客厅’大妮儿,大妮儿’那么大声地叫,我就是不想理他,”
妈笑,“哈哈哈,那下次让你爸小点声。”
千万不要在气头上说出让家人伤心的话,毕竟话一出,如刀子一般插入内心,好久缓不过来。
找个合适的机会,都好好聊一聊,说不定感情比之前更好了。
最后以最喜欢的韩剧《请回答1988》片段结尾:
但懂不懂,有什么可重要的呢。
最终,消除隔阂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脑袋,
而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
归根结底是家人。
别说是英雄,哪怕是英雄他爷爷,最后那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边。
出了家门从外面世界受的伤害,各自在生活中留下的伤疤,甚至把家人留给我们的伤痕,也会来抚摸的最后一个安慰,归根结底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