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我们一起来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入出息念,《清净道论》译为安般念,是非常重要的禅法。所以特意把《清净道论》对安般念的介绍单独讲述。在讲《清净道论》相关内容前,顺便提提汉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是专讲禅数的经典。翻译者安世高,是中国有史记载最早的知名译家。他本是安息国人,东汉桓帝初年(约公元一四七年》进入洛阳。灵帝末年(约公元一八八年)关洛扰乱,乃杖锡江南,先后到过浔阳、豫章、广州,卒于会稽。《安世高传》中描述他“尤精阿毘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意思是他精通阿毗达摩和修持禅法。道安称这两者为“禅数”。安世高的译作很丰富,他的主导思想,在《安般守意经》中有相当集中的反映,此经可视为其主要代表作。这部经影响非常广泛,流传也最久远。
禅法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不甚可考,但至少不会迟于佛典的翻译。最早翻译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其中有两段话就与禅法很有关系。一是“佛告沙门,慎无视女人”,如果意为所动,“当谛惟观,自头至足,自内观:唯盛恶露不净种,以释其意。”二是”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有的回答在“数日间”,有的回答在“饭食间”,佛都认为“未能为道”;只有最后一个沙门回答说,人命在“呼吸间”,得到佛的赞叹:“善哉,子可谓为道矣!”前者是标准的不净观;后者属于入出息念或者叫观呼吸。
这两种禅法在中国佛教中流通最早,被并称为“二甘露门”。不净观着重解决对人身的认识和贪爱问题,所以广泛地表现在种种经典和种种修持中;观呼吸的对象是呼吸,其功能在引导心理趋向绝对的宁静,控制注意力的方向,禅的意味最足。《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是汉译佛经中,对呼吸法阐述最详实的经典,但是这部佛典比较难读,一是经文与注疏混杂在一起,不作分别。二是此经的用词含义比较模糊。
《清净道论》引用的安般念内容出自《相应部》(S.V.321)“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习与多作时,实为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世尊这样赞叹之后又说:
“然而诸比丘,云何修习安般念三摩地?云何多作,实为寂静、殊胜、不杂与乐住及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诸比丘!兹有比丘,去阿练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
第一四法:
(一)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
(二)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
(三)‘觉知全身我出息’及‘觉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学。
(四)‘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学。
第二四法
(五)觉知喜……(六)觉知乐……(七)觉知心行……(八)觉知安息心行……
第三四法
(九)觉知心……(十)令心喜悦……(十一)令心等持……(十二)令心解脱……
第四四法
(十三)观无常……(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舍遣我出息’及‘观舍遣我入息’彼如是学”。
如是有十六事而显示安般念业处。
不同于《大念处经》的四事安般念,这段内容讲述了安般念业处的十六种修习法,称为十六事安般念。《清净道论》对此经文做了详细解析。
先看第一段:“诸比丘!此安般念--三摩地修习与多作时,实为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安般念三摩地”--即与执持念出入息相应的定,或念于出入息的定,为安般念三摩地。“修习”是生起,或增长。“多作”是数数而作,反复训练。
“实为寂静殊胜”是必寂静必殊胜,这个必,是必然之意。为什么说安般念修习是必然寂静必然殊胜?第一,依“所缘的寂静性”之故是寂静、寂止、寂灭的,依称为通达(禅)支的寂静性之故也是(寂静、寂止、寂灭)的。意思是所缘本身具有寂静特性,入禅定时也是寂静的。通达禅支的寂静性指的就是入禅定时的寂静。第二,依“所缘的殊胜性”之故是殊胜的,依(称为通达)“(禅)支的殊胜性”之故也是(殊胜而无满足)的。这个所缘很殊胜,它的修习是让人很愿意再再修习,不会觉得满足的,而入禅时的殊胜感受也是让人很乐于一再体会无有魇足的。因此才说这安般念业处是“实为寂静殊胜”。
其他方法,譬如不净观业处,只是在入禅定时是寂静殊胜的,但所缘是粗而且令人厌恶的,不是寂静而殊胜。因此这样的业处就不能说是“实为寂静殊胜”的。
“纯粹与乐住”--此定之中无夹杂之物故为纯粹,不渗杂,不间杂,单独,不共。安般念的修习并不是要等到近行定安止定才能得到寂静,而是从最初开始修习安般念以来禅修者就能体验到寂静殊胜,所缘单一,无夹杂,很纯粹。证得安止定的刹那而获得身心之乐,故知为“乐住”。
“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恶”即罪恶。“不善法”--是不善巧所生法,因为无明而生的法。“即能消灭”,《清净道论》说即指立刻,仅以刹那,即令消灭,即令镇伏,这个指入禅之时比较恰当。从整个修习过程来讲,即,为“就能够”意,依安般念次第修习次第增进,就能够断灭、安息诸恶不善法。“寂止”是令寂静令安息。
接下来,“然而诸比丘,云何修习安般念三摩地”?“云何”是如何的意思,有这样的提问为引子,佛陀再说出具体的修习方法。
“诸比丘!兹有比丘,去阿练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
“诸比丘,兹有比丘”,诸比丘,指的是佛陀讲法时现前的比丘们。兹有比丘则特指欲修习安般念的比丘。“去阿练若……或去空闲处”这是举明修习安般念三摩地的适当的住所。
佛陀开示弟子们,首先要具备前行,也就是身远离、心远离、镇伏离。什么是身远离?《清净道论》说地遍品中这样解释:《义释》中说:“什么是事欲?即可爱之色”等,是说事欲,离诸事欲,这就是身远离。《义释》及《分别论》说:“欲欲、贪欲、欲贪欲、思维欲、贪欲、思维贪欲,此等名为欲”,这些属于烦恼欲,远离这些不善法、远离烦恼欲,即为心远离。还可以这样理解:身远离是言行清净,心远离是意乐净化。也可以理解为:身远离是欲乐的舍离,心远离是取着出离之乐。还可以这样理解:身远离为杂染之事的舍断,心远离为杂染的舍断。还可以理解为:身远离是贪性之因的舍离,心远离是愚性之因的舍离,即痴的舍离。什么是镇伏离?镇伏离即烦恼欲离。已离诸欲,是说欲欲的镇伏离;离诸不善法,是说五盖的镇伏离,除去欲欲,则指其他四盖的镇伏离。或者说,前者是爱及与爱相应诸法的镇伏离,后者是无明及与无明相应诸法的镇伏离。依照《分别论》不善指欲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即五盖为不善,因为五盖是禅支的反对者,只有禅支能对治、破坏五盖:一境性对治欲欲、喜对治嗔恚、寻对治昏沉睡眠、乐对治掉举恶作、伺对治疑。经典里常有“已离诸欲与离诸不善法”的文句,其意如上所述。
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禅修之前,心是长时间追求于色声香味触的目标,这时要把心收敛到专注于单一的呼吸,心是很不乐意的。譬如牧者,要调伏一只饮了恶母牛的乳而长大的恶牛犊,要先把小牛犊与母牛隔离,在一边打下了一大柱子,用绳把它系在那柱上,小牛犊虽种种挣扎,亦不能逃遁,终于只近柱边或坐或卧。同样的,禅修者要调御自己长时贪着色等所缘的邪恶之心,应先离开色等所缘,入阿练若,或树下,或空闲处,在那里,以出入息为柱子,以念为绳而系住这颗心。如是,他的心虽亦种种挣扎于以前所习惯的所缘,但不能切断念的绳而逃遁,终于只在业处所缘的附近观出入息。还有一个原因,声音为禅那之刺,对修定者的干扰很大,所以以安般念修定应避免嘈杂的处所。这一段说明修习安般念三摩地适宜的住所。瑜伽行者在这样的处所取安般念业处修习,于安般念而生起四禅,以此作基础,思惟诸行,而证最胜的阿罗汉果,便容易了。
世尊又指示不落于惛沉及掉举的寂静的威仪,故说采用坐姿。又因坐禅坚固,维持出入息的舒适及取所缘的方便,而说“结跏趺”。“跏趺”即完全盘腿而坐。“结”即盘的意思。
“正直其身”--是上半身置之端正,使十八脊椎骨之端与端成为整列。这样坐的人,则皮肤,筋肉、腱不致于歪屈。不会生起因骨等歪屈而刹那刹那生起的苦痛。苦痛不生,则心得专一,不退失业处,且得增长而至圆满。
“置念面前”--即置念于业处的面前。也有“遍持出离而念”之意。遍持出离就是身出离,心出离,烦恼出离的意思。
“彼念出息,或念入息”。禅修者正身端坐,置念于前之后,而念出息或念入息,这样的行者称为念行者。
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进入正式的修习。
今天的课讲到这里,现在我们正走在这条导向觉悟的直接之道上,愿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真正在解脱道上直了成佛!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登无上涅槃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