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这个快餐时代,特别容易造成专注力不集中的情况。我们先抛开有学习障碍的,或是病理性疾病的不讲,就讲普遍的孩子们,注意力不太集中,专注力差。对于孩子的人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有位妈妈说:我家孩子专注力比较差的人,完全不看书,也看不进去。同时也根本看不进去电影,但是小视频一条一条一条地刷能刷两个多小时。
其实这个就代表绝大多数人,我们发现现在很多人刷小视频,就是十几秒的刺激,已经大大影响了这种观看两个小时成片的能力,丧失这种长期观影能力。也就没有办法体会心流,那么什么是心流?
一,无法体会到心流
心流是我们人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的人是将全部精神都用在这里,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和幸福感。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愿被的打扰,也抗拒中断。如:画家在画画时、作家在写作时、设计师在做图时都可以产生心流。
但是现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所有的事物都转变得太快,造成孩子们很少体会到心流。如
1.微信pk书信
曾记得,我上小学时,哥哥姐姐都在外面打工。那时的电话一个村只有一部,打电话要1.2元,接电话1元。对于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很贵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急事都是写信,不电话。
每天都期盼着能收到哥哥姐姐们写来的信。然后把学校有意义有趣的事情,写信说给他们听,亲人相隔千里的牵念在书信中都能得到长久的满足。然后微信虽然能时时刻刻可以说话,短信,视频,但内心的牵挂却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后来有了笔友,与从未见过面的笔友每个星期一封信。在期盼中等待笔友的回信。有时一封信可以看上好几遍。然后就是写信时一气呵成,把自己的小心事,懵懂的情感全部寄托在里面,可以任意抒发自己不成熟的意见,也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而现如今有谁还愿意听你的长篇大论,谁还愿意听你幼稚的心声。都是在低着头刷自己的短信,短视频。(备注:我不是否定科技进步,只是我们要合理利用,不能让高科技的东西反而害了我们的下一代。)
2.手机电视PK电影
以前我们要是能去电影院看声电影,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而现在什么好看的电影或电视都能在手机上观看。有时间就可以看,还可以分时段看,看一下有事情处理就暂停。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中断了我们内心的满足,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看过一场电影。
相信《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个电影,跟我年龄相仿的人都看过。因为那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观看的,不要钱,可以和同学,老师一起看电影。不过,电影太好看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抹眼泪。高潮部分,甚至于整个电影院的人都在哭泣。看完电影出来,虽然眼睛哭红了,哭肿了,但出来后内心却是充实的,身上充满了正能量。
而手机电视、电影则总是在快进,快进,再快进。如今的孩子看手机短视频,刷快手,刷抖音,一刷就是几个小时以上,但是刷完之后,内心却是空虚的,有种无法填满的感觉。无法静下心来看一部完完整整的电影,或是一本书。
这就是短视频刺激了大脑多巴胺分泌,而我们长期摄入这种多巴胺,对这些事情就会产生依赖也就是成瘾。所以吸烟啊、玩游戏、吸毒、刷小视频啊都可能产生依赖,这些具有成瘾性的东西会对你的专注力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碎片化时间合理利用,是个陷阱
怎么这么说呢?其实你每天都在利用碎片时间做事情,已经形成习惯时,等到我们再有一整块大段时间时,反而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了。
对于这些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很多脑科学神经学家说,这其实都是一些培训机构的宣传,实际上它对大脑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这样的碎片时间就是用来休息的。让你什么事都不去做的,你的大脑再回到工作的状态才能最好去专注进去。
因此,我们跟家长提示:不要相信一句话就是把时间碎片都利用起来,其实是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