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该文章同步发布于本人公号——抵达无穷】
经常跟朋友提到播客,不仅是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播客,一入坑后就完全无法自拔。
更是因为播客是一个打破信息茧房、拓宽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很好的工具。不管是录播客还是听播客,相较于短视频来说,其实是有一定门槛的,这也就保证了一定的内容质量。(当然不是说所有的播客都是好的)
于是我就准备再开一个【播客笔记】的专栏,因为有很多好的播客很值得分享,也值得反复收听,记录。
第一期的分享来自播客【一人公司】,嘉宾兰启昌,财经畅销书《我们终将变富》的作者。
像这种财经畅销书或者成功学的书,在书店我是绝对不会翻的,会直接绕道而行,但是听完这个播客反而引起了我的兴趣,立马去看了这本书。
其实还有很多被书名埋没的好书,但是为了能卖的出去,必须给它起一个畅销书的名字,才会被人看见。
就像一个公众号的文章写得再好,你不起一个爆款标题,是不会被人看见的。
言归正传,下面是这期播客想要分享的内容:
两种积分体系的平衡
人会有两种积分(评价)体系,一种叫外部积分体系,就是别人对你的评价,是你的名气,财富量等。另一个是内部积分体系,就是对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标尺和价值观,你是否认同,接纳,喜欢你自己。
人应该永远追求内在积分体系。追求内在积分体系的人,虽然会经历一段孤独的时光,但是最终内心是自洽的。
所谓中年危机,30岁职场危机,其实都是内在积分体系出了问题,你如何看待自己,你是否认可自己的价值。
两种积分体系应该动态平衡,呈现双螺旋式上升。
向内求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精进,自我提升,变得更好的动力所在,而不是单纯的让自己舒服的呆着。
“金钱是一座桥梁,而人不能栖息在桥上。”——齐美尔《货币哲学》
过度外求的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一定会后悔,就像钱钟书说的“老房子着火”,为时已晚。因为过度工作,过度赚钱,而忽视内在的发展。
你以为停在这座“金钱”的桥梁上挺好的,其实人最终应该通过这座桥梁到达内心的彼岸。
大多数人都有金钱卡点
“金钱卡点”是形容个人在处理金钱方面存在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障碍或限制。例如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赚钱是困难的、有钱人都是不道德的。或者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对金钱存在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可能因为过去的金钱经历而产生心理阴影。
这是中华文明早期种下的种子,从商鞅变法来的“重农抑商”,传统“士农工商”的价值序列,演变到现在仍然有“无商不奸”,“商人重利轻别离”,“谈钱伤感情”的观念。
财商教育的缺失,导致系统性的困局。
但是不需要自我责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历史的痕迹中,但是人之为人的可贵就在于,我们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解放思想,面向未来。
突破金钱卡点的方法
充分的去接近你想要的生活,才会激发人的渴望,对金钱的驱动力。
《小王子》里的一段话:If you want to build a ship,don't drum up people to collect wood and don't assign them tasks and work, but rather long for the endless immensity of sea.
译为: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人分配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要找到自己想追随的人,向他学习,向他靠近。
人要保持不断的学习,当今社会99%的问题,在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错误的竞争思维,容易把身边所有人都当对手,闭门造车,不对外社交。
其实在商业社会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
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包含实际价值,情绪价值,精神价值。
这个社会是奖励积极行动的人的,主动的多做事永远都不会错。
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做好每一件小事,让自己成为一个“靠谱”的人,一个“靠谱”的人一定会迎来更多的机会,如此形成一个正反馈。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如何和钱做朋友
丰富的经历,最后都会成为你赚钱宝贵的资源。所以要会“玩”,同时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金钱所带来的正面体验。
创造财富和守住财富,是两种不同的技能。
创富需要勇敢和拼劲,守富需要谨慎和耐心。
用复利的赚钱方式,在对的事情上持续下功夫。让你赚钱的事情,一定是你感兴趣的事情。巴菲特会赚钱,是因为他对商业本身就有兴趣。
持续的输出给别人创造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利他性,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需求。
书籍推荐
《穷查理宝典》
《商业模式新生代》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纳瓦尔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