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这个词,矫情不矫情的人都听过。
可是怎么活在当下?
有的人理解为及时行乐,有的人理解为把握机遇。
有的人觉得当下指的是某个人生阶段,有的人觉得当下就是今天,有的人觉得当下即是此时此刻。
我理解的当下,就是这一分一秒。
前一秒永远没办法去拽回来,下一秒也永远在这一秒以后。
有个词叫覆水难收,指的是一盆水倒在地上再也收不回来了。可我要抬杠理解的话,觉得也要看这盆水是倒在哪儿,倒水泥地上,赶紧拿海绵吸,兴许也还能回收一些。
姜子牙的前妻冯氏,在他困难时不愿共苦,万分决绝离他而去,富贵时反身归来请求同甘,太公一壶水往地上一倒让冯氏收回来,冯氏紧赶慢赶捧回一些泥浆,依现代的科技还是能提炼一二两纯净水出来的。只不过再怎么争取,在几千年的那个当下,姜太公就是不想要她了。
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
现代人,比较心急,往往这一秒的事还没有做好,就想着下一秒的事,但是到了下一秒,依然不能静下心好好的做,所以,就产生焦虑:怎么事情没完没了的总也做不完?越焦虑越不能好好做事。
禅宗会说,所谓修行,就是该吃饭吃饭,该走路走路,该睡觉睡觉。
但是,这样的修行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人的大脑真的是很奇怪的构造,它有时候很懒,什么都不肯想,有时候又特别勤快,什么都敢想。这就产生了乱七八糟的情绪过程和思维过程。
我因为自己是电商创业,所以,除了真正在睡着的时候放下手机,其他时间基本手机不离手。
去洗衣服,要赶紧洗,可能一会微信有人找;去做饭,要看着手机,害怕错过信息;出去聚餐,手机肯定是要放在筷子旁边的。
那些不靠手机赚钱的人呢?就离得开手机吗?也离不开!新闻,游戏,抖音,各种娱乐APP,好像哪一个都比吃饭睡觉陪伴家人有吸引力。
所以,手机也是你和当下事物的隔断品。
前两年一部电影的上映诞生了一句经典台词你肯定知道: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认同吧?可你为什么认同呢?
是道理错了吗?还是道理听多了错了?或者是你听了那么多道理却没过好这一生错了?
道理肯定没有错!中国的道理大多经过老子孟子孔夫子等前辈论证过,西方的道理大多经过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哲学家论证过。
多听点道理也肯定是没错的!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道理不讲理让人嫌弃。
那应该是听了道理却还没有把日子过好错了!是你自己错了。道理没有错。多听点道理也没有错。
至少在我周围,还没见过不懂道理的人能把生活过好的——但凡过得好的人,都是讲点理的。
过得好又懂道理的人都知道活在当下的意义,凡事都别急,这一秒,你该努力的就别放弃,厚积薄发才能否极泰来;你该读书的别停下,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你该陪伴家人也别不耐烦,用心相处才能幸福美满。
否则,当下都过不好,怎么过好以后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