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着甘甘去初尝攀岩,我并没有太多的预设,纯粹当成是一次户外的体验,当然,我也知道不喜运动的甘哥可能也是硬着头皮尝试一次也就罢了。
一到攀岩馆,先带着他去观摩了一轮,一看到那个高度,他就开始往后退,“妈妈,我有点不想攀岩。”我知道这是他担心自己做不好的初始表现,先试向后退,然后是表达。
我也就顺应“嗯”了一声,然后就让他玩别的去了。
等小伙伴来到的时候,三个小家伙一起进去排队,甘甘的身体也是一直小心翼翼的,并观察着那些爬上去又滑下来的哥哥姐姐们。
终于轮到他了,笑着走到石墙面前,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大概两米高左右,甘哥就要下来了。然后开始第二次尝试,还是跟之前一样,小心翼翼地踩着每一块石头,这一次比上一次翻了一倍,我在外面继续鼓励他再爬高一点点,他坚决说“不要了”,我也知道到了他的临界点,于是让他下来了。
下来后,他就一直发着呆,我当然知道他内心里面有些沮丧,因为其他两个小伙伴都爬得比他高,并且愿意不断地尝试,对于高自尊的小孩来说,他会有点受伤。接下来的反应也在我的预料之中,他说,“妈妈,我想出去了,不攀岩了。”
我明白,当下的他需要一些力量的支持,于是出来后,我问他,“我看到你第二次比第一次爬了多一倍那么多诶,你能不能告诉我是怎么做到的啊?”
听到这话,甘哥的眼睛终于有了一点亮光,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他是怎么害怕,但是又是怎么继续往上爬的。有了这个对临界点的试探,我继续说,“妈妈都没想到你第一次攀岩就直接爬上去了,而且第二次还比第一次更高了,而且还是心里带着害怕去做的,真不容易。”
这一次,他没有回应我,而是拿着他的小企鹅,开始了角色扮演,给我示范如何攀岩。这是好的开始,因为他开始在游戏中去释放内在的焦虑,并尝试获得支持了。
玩了一会角色扮演后,他说,“妈妈,我待会再爬高一点试一试吧。”
“好的,我很期待。”
到了再次尝试的时候,那个焦虑的小人又从他的内心跑出来了,再次表达了不想攀。我没说什么,静静地等待着。过了一会,他又开始说,“我还是去试一试吧,就一次哦。”我微笑着点点头,这时候的他需要的不多,一个眼神的支持就够了。
进去后,他开始从最简单的梯子爬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直接就到顶敲响了铃铛,下来后眼里掩盖不住的兴奋,那种“我做到了”的感觉都外溢出来了,接下来是继续排队,再次挑战!
在挑战了10次后,兴奋地跑回来告诉我,“我爬了10次!”我当然也会识趣地配合着,“天啊!我都不敢想象,那么高的,你居然爬了10次!妈妈都可能做不到!真为你高兴啊!”
获得了肯定和支持后,再次屁颠屁颠地跑过去继续挑战了......
整整一个下午,他都不断地爬着那个梯子,并没有升到难度更高的地方。我希望他去挑战其他的吗?当然希望。但是,我明白那不是他的节奏,我能做的就是尊重他的内在节奏,鼓励他每次往前一点点,如果因为焦虑和紧张真的不能前进了,那就退后一点,回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再次练习。
我相信,在几十次爬梯子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在力量,会在往后的某一天支持到他去挑战下一个难度,他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时间和支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