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以来,听到别人对我的描述大多是“积极,乐观,开朗”等等一系列褒义的形容词
其实我很惊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真的变成了别人口中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的女孩子;要知道上大学之前我也曾经是厌世代表,每天丧气十足,印象最深的是初三后半段的任课老师都问我为什么平时没有表情
大学的时候最开始听到那些话是来自一个学长,他说听完我的话感觉真的好多了,觉得我真的很乐观很积极很好
其实我们这种人啊,在别人眼中或许总能是人群的cheerful mood regulator(愉快气氛调节者)
但也只有自己知道,褪去人潮后,就又是个内向十足的小姑娘了
喜欢听调子极缓的英文歌或者纯音乐;喜欢看治愈的日本美食电影;喜欢听着电台睡觉;更多的时间也喜欢打开电脑敲打些有的没的输出所思所想。
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是那种骨子里内向文静的女孩,但是慢慢地因为新认识的朋友都很活泼,自己也一直在经历一些不同的事情,高中的时候就也开始有一些古灵精怪了
作为见证了她变化的我其实很开心,因为在我想疯玩的时候她能更配合我了(我暴露了什么)
当时不在一个班,下课的那几分钟没办法向对方说完所有想分享的事情,就总是写信,特别想倾诉的时候就会给对方写很长一封信
她的来信中有很多都提到了自己的改变所带来的一些后话
她写道,最无奈的是总有些以前的同学说她变了,变得不好了,她很难过,问我难道内向文静的人就应该唯唯诺诺的吗,就应该全盘接受别人提出的要求吗?为什么不接受一些无理的要求反而被人说成是不好?
当时的我实在没办法给出完美地解答,只能安慰她说没关系,鼓励她说不要因为这些就继续接受无理要求
我算是一个有很大变化的女孩,只是我的转变时间很早,早在八岁就养成了内外兼收的状态,所以认识我比较久的朋友也总是说我有两副面孔
安静的树懒和活泼的兔子
其实我一直挺享受这种状态,所谓双重人格的状态
生活所需,该争取的时候尽全力争取
比如面对前辈,老师就是需要说一些好听的话,这很现实
其次我一直都不觉得这是“谄媚”,真正的“谄媚”是指只会奉承却没有行动的那一类
而我们争取的时候一定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的,那些话能让我们做的准备不被埋没,它的作用是最后推动,而不应该是主体内容
所以其实不用把这种现实看成是一种无奈之举,它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毕竟我们总要与人相处,学会怎么说话更好听真的很有必要。
真实享受,内向特性的好处大概是没有人陪的时候也能很开心充实的度过一整天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多为自己争取些独处的状态,因为独处的时候你所有的精力都在自己身上,不用费心于为别人的情绪买单
在那种状态下,你思考一些东西能更全面也更细节,这种思考很有必要,提前多想一想,可避免以后因为冲动而苦恼。
写在最后
其实内向没有不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会给人带来一种貌似很好欺负的感觉而我们的生活中也总有一些喜欢靠欺负别人来获取存在感的人,所以外向也是生活所需
但我想像我们这种骨子里偏内向的人,确实真的适应不了太热闹的场合
所以我的建议是或许我们可以养成一种“选择性外向”的状态
这种状态或许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