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尊重就是“事实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
我们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要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才是尊重。这在学生教育和孩子教育上同样适用。以前的老人总会说孩子小,懂什么?但事实上,孩子的吸收能力和领悟能力非常的高。他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一个成年人是否对他们“撒谎”或者“有所企图”。在父母的尊重之下,孩子才会接纳自我并找回自立的勇气。假如父母一味不肯放手,不肯尊重孩子的兴趣,喜好,否定孩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最终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阿德勒提倡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而不是站在自己角度去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理解孩子所做的一切,包括我们觉得异常幼稚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