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 子:《论语》中“子曰”的“子”皆指孔子。
2. 说:同“悦”,高兴,喜悦。
3. 朋:在同一师门受学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4. 愠(yùn):怨恨,恼怒。
5.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6. 弟:同“悌”,敬顺兄长。
7. 鲜(xiǎn):少。
8. 与:同“欤(yú)”,语气词。
9. 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
10. 三:泛指多次。省(xǐng):反省检查。
11. 传(chuá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
孔子说:“学习中时时加以温习,不是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虽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吗?”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孔子说:“花言巧语,容色伪善,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曾子说:“我每天数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