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作者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生物进化的过程,认为:肉体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是装了“程序(基因)”的机器;生物进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基因优胜劣汰的过程;最后讲了人类快速进化的另一“基因“-文化的作用。
也就是说,促进生物进化的不止一条途径。作者分析了两条:一是自然因素-基因;二是环境因素-文化。
我其实对文化更感兴趣。文化或对人类作用更大。文化在某些时候,会促使进化的速度加快,这或是人类在动物群种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我们应当承认,目前科技不断取得突破的局面只能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以前是一个蒙昧的停滞不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欧洲科学文化静止在希腊人所达到的水平上。
也就是说,文艺复兴后,我们的科技才不断取得突破进步。当然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发展的速度,又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地步。
有时候我会想到自己。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文化演变的历史,跟我们个人成长的历史,有时何其的相似。
我以前在博客上写文章,但写得很少。有感而发时才写,一个月两三篇就不错了。直到进入简书,接触了简友,进行了互动,加入了写作班,才知道、才发现,我们的组织在这里。
在这里有了最大的收获,不仅仅知道原来我们可以日更、原来我们每天都有东西可写;是重要的是,收获了一批灵魂上互相依靠的同学,互相打气、互相加油;而且这里旗杆性同学(大咖级)云集,四处飘扬!
这就好象你原来自己一个人健身,很快就歇气了;但现在你突然来到了一个五星级的健身会所,不仅设备一流,同行众多,而且教练云集,还有瑜珈、舞蹈、柔道等身怀特技的美女老师。你不仅兴趣倍增、天天要来,而且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纠正;而且,在这种高级会所,大家又都乐于分享、乐于指导;就好象超级富豪都喜欢做慈善事业似的。
在这里我认识了八零后格格,每年看书100多本,编辑约稿,读书随笔七、八十篇;打卡读书、学英语、写作、瑜珈、马拉松、户外运动......,从不停息。
我认识了九零后文清,我异常喜欢的小妹妹,普通大学毕业,在上海一路打拼。《毕业2年,月薪1000到10000,我是怎么做到的?》、《保持和年长的人交流,让我的成长速度比同龄人快10倍》......,每一篇文章都饱含她的努力、思考、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我认识了英国留学归来的妹妹铱漩娜,她每天一篇日更从不停止,直接过得是一种灵魂的生活。
我认识了知名作家、俄语翻译家旷野里的树,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达观的人生态度、才气逼人的文字......,处处感染遇到的每一个人。
还有太多大咖,不能再说了......
在这里,我开始了文字写作的日更;第一个月五百字以上;第二个月开始,一千字以上。
在这里,受同学们的影响。我开始对其他艺术也有了兴趣,比如手画、摄影......
前几天一个同学,将一个摄影兴趣群的二维码分享在朋友圈里,我立即扫描加入;在群中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小美女老师,原来做过儿童摄影的;她又给我介绍了一个著名作家同学,真是让我格外的惊喜。
看来,我也跟历史发展的进程一样,受文化环境的推动,正盘旋式、有时跳跃式,向山的顶峰进发了!
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