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挫折中的成长
(一)为官圆融
曾国藩的为官风格十分独特:他确实是一个清官。但也并非一尘不染。
属“非典型类清官”。也就是说,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因为他的志向不在于做“清官”,而在于做大事。
历史上传统清官要属海瑞了,海瑞是宁折不弯,只承认字面上的规章制度,而对事实存在的潜规则绝不妥协。他一清如水,必然反衬出他人的不洁。因此海瑞一生被官场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国计民生的大事。这样一清到底的清官,只能成为官场上的公敌,无法获得别人的配合 。他从自身经验总结出,一个人特立独行,必然为众所排斥。便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他刻苦自砺,全力内圣,是为了达到外王之业。因此,他做事重效果,不图虚名。具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
(二)外交策略
从他的外交手段来看,他眼光独特,思路清晰,成就他宏大的格局……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积极主动地研究外情。除了阅读书本,他还努力接触一切能接触到的西洋事物。他最感兴趣的则是是西方的军事秘密。在深入研究外情的基础上,他将“师夷长技以制夷(向洋人学习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洋人的侵略)”的思路深化并升级。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为分水岭他开始了“师夷长技”的过程。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认识到,不能停留在购买使用西式武器阶段,而是要必须学习掌握西方科学和技术。来抵抗侵略。
为官历来谨慎的他,在洋务运动上,却不怕有越权的嫌疑,经常鼓动各省积极兴办西式工业。
当时的国人狭隘的思想观念:除了我们中国人外,其他的都不能称之为人,或说“好人”。他认为(1)国际关系应建立在以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信仰和国情不同,外国使者不用行跪拜之礼。(2)诚信外交。也就是说对外谈判中也要讲信用。应该像君子一样,首重信义。能答应的,大大方方地答应,不能答应的,坚定不移。
如何诚信外交呢?关键在于坚守条约:(1)力量不如对手,你越使诈,结果只是自己越倒霉。(2)条约约束的是双方,而非一方。(3)只有通过诚信外交,才能与西方各国进行正常往来。才能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外交目的。
他的外交理念是注重对国家主权的维护:(1)对外交往中重实质,不要争“面子”,而要争“里子”;(2)要着眼于大局,不要争“小处”,而要争“大处”。总之关于国计民生大事要拼死相争,忌在面子之类的小事上“纠缠”。
(三)培养人才
李鸿章是能言善自雄之才,是难得的人才,然而生活习惯不好!他经常有意让左宗棠、李元度等口才高手与李鸿章辩论,籍此挫其傲气,针强其抗挫能力,还带他历练接触天下第一流的人物。
针对李鸿章爱睡懒觉,平时好说谎吹牛(痞子气),心思太灵,遇事容易动摇……坏习惯,曾国藩则引导他:(1)养成每日早起的习惯;(2)开口说诚实话;(3)经常教导他遇到困难要“挺得住”。(4)把自己头脑里的想法有条理的用笔记录在纸上变成文章;(5)教他如何做人、组建军队……
(四)取长补短
他的接班人李鸿章是一个思维清晰敏捷、作风明快果断的人,对于事情的处理上,往往一眼便能看出大局之关键。因此,遇到重大事情的处理,他还常常采纳李鸿章的分析决断
(五)寻求和睦
左宗棠是曾国藩一手提携的,也是同朝为官的死对头……
当年曾国藩中进士,点翰林,很快做到侍郎。而华横溢的左宗棠,却进身无门,只好充当幕僚。他瞧不上资质平平的曾国藩,不断地放大他身上的缺点和毛病,每见一人,都要大骂他,为自己寻找一个心理上的平衡。
面对左宗棠的不断攻击,曾国藩不仅自己不闻不问,不予回答,谨言慎行,从不公开说对方一句坏话,私下里也不谈论他们之间的是非长短,而且要求自己的亲朋好友及家人不要还击,避免矛盾激化,并鼓励家人尽量与对方搞好关系。
古代人作战常常说的一句话:“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同治五年,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受命镇压西捻军。当时曾国藩管辖的地方是部队重要的饷源之地,左宗棠担心他从中作梗,假意支持,破坏他立功建业。然而看到曾国藩及时把军饷足额拨给他,还将最得意的部下刘松山交给他任他调遣。这次左宗棠确实被感动了,破天荒第一次对他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重和钦佩。
据说曾国藩去世后,身在西北前线的左宗棠派人千里迢迢送来一副挽联,终于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
眼界决定境界,胸襟显出格局!识大体,顾大局,心不藏奸,雄韬伟略,谦卑和善这些高尚的品质使他的人生走的虽有些波折,但最终抵达的高度确是无人能及的——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在复杂万变的时代中赶超众人,最后仍能全身而退。
透过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我实在后悔没有早看《曾国藩传》,这本书真的对人很有启迪:突然觉得一代伟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立在我的面前,让人头脑开悟,一下子看到人生的尽头……
年轻不是资本,哪有资本气盛呢?无知人无畏,无知人胆大!
从曾国藩的一生,让我们看到:小事糊涂,大事讲原则,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现实生活中,比我们强的,我们能做到看别人比自己强,对于那些资历,样貌,身材,能力不及我们,若让我们看他(她)们比我们强,很难,很难……
然而,人生总会遇到一个结点(因人而异,有早有晚)让你深刻体悟!
这里,我只想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不要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记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板上,这是做人的法则。要一心寻求和睦,众人以为美的事情,总要尽力做好!
世界的美好,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