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生前特别喜欢读书和写作。关于写作,他有两件事情喜欢跟我夸耀,一是他写过一篇文章拿过某个小奖项,二是他曾经做过一些小型的翻译工作,拿过工资以外的第一笔报酬。他特别喜欢读书和写作,在他开始写作时,QQ空间算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所以他很多文章都在QQ上,我没什么可以做的,遂把他写的文章一篇篇摘录过来,希望有更多的有缘人可以看到。如果能有喜欢他文章的人为他点赞的话,他说不定也会高兴,毕竟死亡不是终点,被人遗忘才是,以下是他的第三篇文章,发表于2007年12月29日。
冯小刚的<集结号>好评如潮,在一个冷雨漂飞的晚上,我悄然溜进了二年(似乎更长)未进的电影院,震撼的音响效果,逼真的画面场景,可歌可泣的感人情节,干如枯井的眼睛,竟也流出了汩汩的心泉,毫无准备的我,心里暗暗的骂道,冯导呀,算你恨,你哄出了我的钱,也哄出了我的眼泪......
看过不少冯导的电影,都不在电影院,而是在旅行的飞机上,冯导以他的恢谐幽默和对尘世的理解,化作一串串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包袱,一点点在观众不经意间抖露出来,忧中有乐,乐中带涩,给漫长的旅程,寂寞焦躁期待,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仿佛不是在万米高的飞行,而是在电影院中的享受。
记得有一次飞机到了目的地,电影<甲方乙方>还没有结尾,真想这飞机就停在空中。心想等我有了钱,就坐直升飞机看冯导的电影,看完了再降落,否则就停在半空中。
看完<集结号>才知犯了经验主义,人家冯导换了风格,世井的调侃,改成了生命的呼唤,草民的奇遇,变成英雄的探寻,轻松的浮世绘,转变成悲怆交响曲。一把集结号吹出了我们对生命的思索。
对英雄的赞颂,对战争的血诉,对和平的珍视。枪林弹雨中的血肉之躯是那么羸弱,犹如狂风中摇曳的殘叶,生命的飘落只是不经意的瞬间,漫漫征途的人生一个平凡的人是那么的无助,挣扎在赞颂与毁誉之中,仿佛行在薄冰之上,天堂与地狱之门其实在隔壁。但人生的信念却是那么的坚强,一旦它在你脑海里扎下根来,什么都不可以改变,从容的面对死亡,坦然面对人言。没有听见集结号的吹响,就不能随便退缩。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应该用一生记住他们。
我们的人生会多次吹响集结号,有的人听见了说没有听见,有的人没有听见却说听见了,我耳不好,怎么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