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有个内卷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小到学生学习内卷大到一个行业内卷,可以说现在内卷真是无所不在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作为普通年轻人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内卷只的是在某一个有共同特征的群体里面,大家非常努力的比赛。比如在学生群体,内卷经常形容学生卷成绩,导致好成绩的标准线越来越高。在某一个行业内卷价格,导致大家同样的标准价格越来越低。可见,内卷也并不全部都是缺点和恶习,适度内卷确实可以提升整体水平,个体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比赛,对个体的提升有帮助,进而促进整体的进步。当然,过份的内卷危害也很大,就像如果一个人拼命的拧螺丝,那么这个螺丝只有一个结果,被拧坏。
那内卷是怎么出现呢?最根本的原因是空间的局限性和目标的稀缺性。首先是空间的局限性,比如一个行业为什么价格越乱越低,就是因为市场容量有限,比如你所面对的消费者就是一百个人,而给这一百个人提供相同服务的供应商是不是只能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赢得更多顾客?一个人吃一张饼和十个人吃一张饼大家的策略肯定不一样,除非这张是十个人的饼是原来饼的十倍,不然这十个人必然要拼个你死我活。那目标的稀缺性又是什么情况?很简单,还是同样的饼,假如另外九个人发现除了饼他们还有面条,米饭,馒头等食物可以选择,那么卷这张饼的人也会少很多。同理,如果优质教学资源相对丰富,那么在校学生们也会更加关注成绩之外的东西(知识和智慧的衡量标准不仅仅是成立).
导致内卷出现的还有另外一个点,那就是人与人比较的天性。人类天生就有一个特征是比较,比如多少,好坏,长短,黑白,富裕贫穷等等。因此,往往当拥有同样特征的一群人在一起时,当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且完成这个目标有了很明确的衡量标准时,那么比较谁完成这个标准完成的好便是人性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对于年轻人来说,适度的内卷或者在自己承受范围内的内卷就好好卷,如果发现这个卷度已经给自己带来很不舒服的感觉,过了自己承受的范围,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果断的去更广阔的天地,或者换个目标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当然,现在身心灵行业为什么火,很大的原因是他们从各种宗教抨击人性的负面(贪嗔痴)等角度来抚慰人心,让人们对卷的源头-“比较”产生疑问和反思,相当于对游戏规则本身提出问题,因此很多人也会放弃玩这个游戏,不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