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按下的暂停键
“消失”的这一个月,可用三无三有总结。无运动,无日更,无阅读;有点丧,有点懒,有点忙。
因为调岗的原因,所以我月初便按下暂停键,全身心投入新岗位中。
从时间上来看,这个暂停键确实停留得太久了;从工作来看,也许恰到好处,新岗位的工作也能独立完成算是步入正轨吧;从收获上来看,失去的是学习时间,没有完成六月的个人目标。得到的除了胜任新岗位,还有关于职场、理财和写作方面的三条重要心得。
第一条,别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的第一条收获,就是亲身验证这句话“别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也许你也会像我之前一样,每当看见这句话时,就告诫自己只有傻子才会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但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深深的感到触不及防。
在本月转岗之前,我自以为自己干过几年管理,也在所谓的国企待过一年。虽然没有多大成就,但和酒友们撸串吹牛时,偶尔会有一种飘飘然的牛逼感。导致自我感觉良好,综合能力强,人脉关系丰富。可是,可是,现在这一个月的被虐得遍体鳞伤。哈哈,甚至有时都对自己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这个月里被优秀的同事、牛逼的领导狠狠的揉捏,不留余地的无数次打压,才发现原来自己竟掉进把平台当成自己能力的坑里。不过,也得感谢同事和领导不断的教导、揉捏和施压。让我提前步入工作的正轨,也让我更进一步认清自己的能力。
第二条,别把趋势当成自己的技能
很喜欢一家理财培训机构的solog:理财就是理生活。
一句道破钱的重要性和对待钱的态度,一个理字决定着钱和我们生活的走向。
从2016年至今,我对于理财也算得上颇有经验,自学理财技能知识,也经常阅读经济学金融类书籍。
但对股票一直不敢碰,也没有钱玩,所以只能选择基金和黄金。然而每年的收益率都无法达到10%的目标值。可是,从今年三月份重新配置买入至六月份收益率已达9%,帮我亲姐从四月份配置买入的收益率已达4%(她的配置是低风险稳定型产品)。
但是,在这个月25号左右某天,我吃过饭无聊出门压马路时,回想以前的配置方法和现在也大体相同,可是收益率却相差甚大。不经思索,突然发现我差点把市场发展趋势当成自己的理财技能。稍微关注金融市场的朋友都知道今年市场的大震荡,回归正常是必然之势。这个“突然”的到来,我认为是潜意识对自己的提醒或者警示,切勿把趋势当成自己的技能。
看来想要拥有更高的收益率,还得继续保持理财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希望自己能更好的守住钱,创造更高的收益,更懂这个理字。
从量变到质变
在发生质变之前请先积累达到量变。
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人穷多读书”。这里的穷是指思想的贫瘠。因为思想的贫瘠,所以无法深度思考,导致产出少之甚少。
在意识到从量变到质变之前,我对写作总是抱着浮躁,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心态。购买很多写作教程,写作教材和相关书籍。学过后有用吗?当然有。但是,每当我要提笔写一篇针对性话题或者拿得出手的文章时去经常陷入死局。
当我在常用的学习app里面,看见别人分享的学习笔记或者留言评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犀利的观点,精湛的表达技巧,无论是字数用词量还是质量,单放出来都可以当作好文章欣赏。于是,我便私信留言求教他/她们是如何“轻松”做到优质输出,产出不断?得到的答案中都有相同一点,那就是大量输入积累。
有的人每个月最少能看五本还是不同领域的书籍,还要利用碎片时间听音频,看视频。反观自己一个月连两本书都看不完,购买的课程也是三陪速听过后就完事。若继续如此发展,自己怎能有更多的积累,怎能发生质变呢。
想想还是放下浮躁,放下功利吧。付之行动,加速有效积累,静静等待,等待更好的自己到来。
六月下了将近20天的雨,快发霉的心期盼七月的艳日,重启前进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