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年间,贡举登科达11多万人,官员待遇为历朝最高,除了俸禄工资,各种补贴拿到手软,引发科举“出仕热”。
朝廷为了遏制舞弊行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纯人工,神操作,让人不禁惊叹:这古人要不要这么机智。
01.主考官锁院50多天
主考官从任命之日起,就被留在贡院,不得与外界接触,称为锁院。
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如果实在闷得慌,像主考官苏轼,在锁院期间,可以对着月亮,喝喝小酒、泡泡茶,但不得与人互通有无。
直到完成出题、阅卷、定榜等工作后,才可以回家团聚,呼朋唤友。
嘉祐二年(1057),翰林学士欧阳修被任命为权知贡举后,即被锁在贡院长达50多天。
现代高考的命题教师,大约隔离1个月,阅卷教师大约隔离2-3周,而录取人员基本上处于半隔离状态。
可以说,一千多年前,人们已经有了强烈的保密意识,防作弊手段非常接近现代。
02.入场严防夹带
科举的考场称为贡院,考试第一天,考生进入贡院前,先行搜身,防止夹带、小抄等,一旦发现舞弊嫌疑,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而现代高考,考前发现考生存在夹带等违规行为,基本以批评、教育、纠正为主。在考室内发现作弊问题,甚至是开考后,出现舞弊问题,才会达到取消考生单科成绩或考试资格。
03.考试中考生全部锁院
考生进入贡院后,贡院大门封锁,外面有官兵驻守。
考生彼此不能交谈,考试实行单人单桌,每张桌子间隔一定的距离,在考官的监督下集中考试。与明清期间的单人单间不同。
考试分多场进行,科目分诗、赋、策、论、经等,封闭式连考数天,中间考生吃住都在贡院。
考试结束,才开启大门,允许考生离去。
记得电视剧《知否》中,哥哥与二叔、小公爷他们参加科考,都收拾了不少衣物棉被,与妹妹们做的护膝等行李进入贡院。
而现代的高考,在每场考试结束后,考生可以先行离开。这可能与考生数量有关系。
04.阅卷前试卷糊名誊抄
考生交卷后,考官团队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用纸糊住,写上编号。
然后,由专人将考生的试卷一一誊录。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阅卷老师通过考生笔迹或暗号,认出某位考试的试卷,从而为其作弊。
评卷老师打好分数后,再对照编号和姓名,记录成绩。
待奏报给皇帝审核后,把名单公布在礼部贡院前,等待殿试,确定名次。
即使如此严密,当年主考官欧阳修看见一篇美文时,仍不由自主地从行文风格去判断,可能是门生曾巩所作,以至于为了避嫌,让苏轼错过了第一名。
05.审核中把好殿试关
宋初,依五代旧制,进士录取权,完全掌握在主考官员手中,皇帝并不干预,名单报皇帝过目,备个案就行了。
但是开宝五年,宋太祖开始参与新进士的录取,称为“新制”。第二年(973),宋太祖召集新进的举子39人,挨个提问。
有两个人答不上来,就下令查清底细。结果发现,其中一名进士是考官的同乡。
宋太祖勒令重考,果然发现存有猫腻,遂免去了考官翰林学士的职务。
宋太祖也成为了复试环节的首创者。
此后沿袭下来,殿试时,皇上对表现不佳的进士、诸科,加以淘汰。
06.录取时倾向寒门学子
宋代取仕不问世家,很多平民学子,通过科举走上了政治高层。
大多数的官宦子弟也必须通过科考,才能获得功名,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为了保证公平,又增加了官二代科举录取复试环节。
南宋1256年,在601名进士中,平民出身的有417名,官宦子弟仅有184名。
在南宋,官二代科考还有单列录取的。如绍兴23年(1153年),陆游就进京参加了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
当然,也有少部分荫补的官员,但是他们的品阶不高,上升空间也受限。宋朝规定了,部分重要岗位,不能由恩荫官员担任。
官场文化也鄙视恩荫出仕的官员。所以,已荫补的官员,也通常会积极参加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职业身份。
苏舜钦聚餐门事件,就是科举出仕的年轻官员,不让荫补的李定参加聚餐,才被李定构陷,一次性处理了12名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