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并不是所有人在上学的时候都不喜欢上学,至少我曾经遇到一个学霸,别人问他怎么那么爱学习,他说他感觉到很快乐。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上学呢?我记得老师说过无数次我们上学不是为别人上的,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这本书最适合的受众其实是教师,但我很好奇,为啥我上学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喜欢呢。看这本书的目的不是真正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了解到许多关于学习的认知学原理。
其实我们天生就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但我们却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思考的过程有捷径,否则我们会尽可能的避免思考,这也是我们的本能,我们会尽量选择避开没有愉悦感、费力的、不可靠的和令人感到沮丧的事情,而思考恰恰就是。
我们的大脑其实用了两种方式让我们免于思考:第一是,身体的一些最重要的功能(比如视觉和行动)是不需要思考的;第二是,我们倾向于用记忆而不是我们的思考来指引我们的行动。记忆是一个通过不断练习就可以变得越来越深刻的东西,因此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可以联系的记忆越多,我们处理一件事情思考的强度就会越来越小。所以我们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在依赖于记忆,而不是我们的思考,因为记忆是可靠的,而重新思考是不可靠的。
这本书所蕴含的思考机制对于认识学习非常有价值,也就是:
周边环境、工作记忆(意识与思考区域)和长期记忆(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周边环境就是我们所见即所得的事情以及待解决的问题;工作记忆等于意识,保存我们思考的事情;而长期记忆就是一个存储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三者的关系大概是,周边环境通过工作记忆加工后变成长期记忆。也就是说真正的思考是在工作记忆中产生的。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就是,思考的过程其实并不容易,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小于记忆的作用,是一个漫长的、费力的过程。但不可否认,思考对于推进知识的扩展,也就是创造力具有极大的意义。试想如果我们整天活在记忆的框框里,人类怎么进步。
另外,如果我们执行工作记忆时忽略事实性知识作为背景,也是行不通的,这些知识对于工作记忆的作用非常巨大,一味地反对记一些基础理论、基础内容是不科学的,关键是弄清楚我们需要记哪些,需要记的是在将来工作中经常重复用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记住之后,反复使用可以形成长期知识,从而可以减少对工作记忆空间的占用。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记忆空间容量是有限的,就像电脑的内存一样。为了用好工作记忆过程,我们必须将庞大的信息组合出秩序,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有逻辑性地、有条理性地思考,尽量减少内存的占用,否则如果给内存带来更多压力的话,我们的大脑就又要觉得思考是一个多么痛苦的过程了。
总的来说,给我的启发就是:
1.可以不断激发潜在的好奇心,告诉自己这件事情是有趣的,大脑才会愿意相信你,调动思考的机制帮助你解决问题。
2.尽量避免完全“不假思索”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创新的花朵有绽放的土壤。
3.锻炼自己使用大脑内存的能力,如果不想让大脑越用越卡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