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人生》有感:人生的答案,文学会告诉你

    春末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满窗台,缱绻着一丝慵懒、几许惬意。因着电视剧《人生之路》的热播,为自己沏上一杯香茗,开始重温路遥的《人生》,在安静的享受中悄悄蔓延幸福的味道。

    记得初次读《人生》那会,我还是一个师范生。在裹挟着馥郁书香的“陋云阁”书屋驻足,一眼就被《人生》封面上的淡淡水墨画吸引。更因为,这是路遥的作品。

    这部小说似乎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理闸门,各种情感纷纷喷涌而出。在那个落后闭塞的黄土地上,有一些人,他们在现实中挣扎着,无奈着,同时还在不屈地奋斗着。我为巧珍的痴情但最后错付的不幸而难过,也为高加林几经人生沉浮的悲情而哀叹。

      后来,再读《人生》,我已经在小学实习了。我坐在自习室,再次捧读《人生》。回想起那一年的夏天离开故乡前,骄阳似火的午后,门前的晒谷坪里晒满了刚收割回来的稻谷,农人们忙的汗涔涔,厨房案板上则切好了一块块在泉水里泡了一中午的西瓜,色泽靓丽,甜入心底;门前小黑狗百无聊赖地吐着舌头,眼神迷离欲昏昏入睡;夏蝉也在聒噪不停地叫着,“咝咝”的声调好似把夏天的炎热提高了几个度……

    我站在家门口,望着不远处细幽绵长的河水,如同高加林蹲在他家门口的硷畔上一样惆怅。那时的我,和高加林一样渴望离开,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无限美好,想要到远方去闯荡,去生活。却从来不曾想过,远方也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远方并没有诗酒琴棋画。

   

    那时我突然对高加林这个凝结着路遥自己人生经验的人物内心的焦虑与痛苦有了一些感同身受。这个“血统农民的儿子”,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荒凉贫瘠的黄土地上,远方的世界从来只是一个字眼,地里的庄稼就是他们的全世界。但才华出众的高加林,他有学识,有胆量,他血气方刚,严格的户籍制度却把他拒之于高楼林立的大上海,几经周折后不得不重新回到生养他的黄土地,日复一日地重复祖辈的生活。

      生活有千万条路,命运弄人,他走上了一条尘土飞扬的路。他眼眶噙满泪水,羞愧难堪,不想认命却不得不认命。那深重的绝望生活,如同那莽莽无垠的黄土高原,一眼望不到头。

      如果说,高加林觉醒了的追求意识闪烁着时代的光芒,那么与此同时,他的追求方式也映现了时代的阴影部分。与高加林相比,我觉出了自己的幸福,也觉出了现代生活的优越。我们渴望的离开,由飞机、高铁、火车票,均能抵达。

    如今,电视剧《人生之路》从文字跨越到银幕。播于烟花三月,热于人间最美四月天。这部电视剧1-20集的内容是以小说《人生》为基础进行改编的,到了20集以后就是对小说的续写。

    故事中每个人物都很立体,即使是一些配角,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真实。比如近乎完美人设的陈秀礼,她单纯美丽善良,哪怕在丈夫顶替案被揭发后,依然不离不弃鼓励他,陪他度过难关;比如高加林的“伯乐”陈方明,在高加林低谷期为他指点迷津,靠才华立足上海的渠道,他都倾囊相授,没有嫉妒,没有隐瞒,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设。电视剧最后高加林的成功,我想与这个偶然因素也是不可分割,他更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不能只靠个人努力,还要依托“贵人”的帮助;还比如马栓,在高考失利三次后,在巧珍的鼓励下,像一颗顽强的野草,在贫瘠的土地茁壮成长,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是好丈夫,也是好父亲,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还有人人敬重的德顺爷,拥有大智慧,他的话经典有力量,渡了无数迷茫的人。

      从每个人物的身上,我们都能体悟到生活与生命的一些道理,也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常怀友善之心。

  路遥的原著《人生》,通篇看下来,总觉得有一种悲情色彩。而通过小说改编后的《人生之路》,则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因这一感情色彩给人带来的缺憾。虽然最后的片段对各个主角的情感交代几近空白,但总体来说还算不错的结局。

      剧中的事业型女强人黄亚萍出国后,不再有感情的纠葛,对生活亦有了全新的交代;巧珍凭借自身的努力以及付阿婆的倾情相助后,成功创业;本性纯良的高双星则在坦白当年的替考事件后,依然怀揣初衷,带着一股韧性在顽强拼搏,最后如愿成为一名老师。而高加林呢,在景老师以及陈方明的鼓励下,坚持文学创作,走出了黄土高原,走进了大上海。那片灼热的黄土地,以及过往的种种经历,都随风远去了,一切的一切仿若新生。他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注入了脚踏实地的理智,不再空有一副心气高的模样。他比以往更务实、练达、清醒。我喜欢这样的后来,生活的确需要让犯过错但懂得珍惜自我优势懂得反省纠错的人看到希望,尤其是年轻人。

      有人说,每个看《人生》的人,看的都是自己的人生;也有人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高加林。曾经的我们,或许也如他那般,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过不甘与纠结。但《人生》让我们明白,人生这条路,怎么走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认真走好自己脚下的路,那依然是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人生。

    记得在喜马拉雅听书里听到过这样一段话:文学是人学,它在阅读、对话、阐释与思考中开拓人生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文学作品里,有你没走过的路,没经历过的事,没悟透的道理。在人生的某一瞬间,它们会成为一道光,照亮你的前路。

    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人生的答案,很多时候都写在文学里。也愿我们,如作品里的高加林,愈挫愈勇,不论生活偏于哪个航向,都无愧于心中的选择。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很喜欢王阳明的一句话:“吾心光明,亦复无言”。每个人的未来,都在自己脚下,无论何时,都要坦然正视自己的一生。更如丁立梅那富有意境的散文里所说: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放着,生命不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02评论 6 49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7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483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65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46评论 1 29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32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96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11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36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9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13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08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5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15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9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92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