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或许恋爱真的是一件猝不及防的事情,一个多月后,我也恋爱了。
和刚恋爱的他一样,我也总是迫不及待的把粉色的心情写好,分享给他。于是继“吃喝玩乐”后,“恋爱”也成为了我们新鲜的共有话题。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和有对象的人分享甜蜜,才能免去秀恩爱的嫌疑。
然而再甜的恋爱也有苦的时候,某天深夜,我就遇到了这个坎。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刚确定关系不久,我艳羡寝室的妹纸个个都有男友打电话嘘寒问暖,跟我的那个他撒娇示意,希望能懂我的欲语还休。
直男不懂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心思,一个“哦”结束了话题后,聊天框便只留下漫长的沉默。
“他为什么不回我消息?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夜晚总是能激起女生无穷无尽的胡思乱想,手机这头的我也不能免俗。
“逼威,他好过分啊。”久等消息未果的我,一个截图发给他,准备吐槽一下缓解我的郁闷。
“咋啦?”他一如既往的秒回。
这样鲜明的对比,无形之中让我更加生气。
“我觉得,我们就没有那种依依不舍,你侬我侬,完全就跟哥们一样。”
“嘿嘿,我和我对象超有仪式感的。我跟你分享我跟我对象今天说的话。我说,和你,这是我第一次谈恋爱,不管以后我们能不能长久,我都希望你过得超级好。现在我们好好过好每一天,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美好的回忆。”
屏幕那端的他发过来这一段单身狗的暴击,末了添了一句,“她说,感动到了。”
“你们这么甜真的好吗!”
“对!我们仪式感有的!半夜吃火锅,我问了一句,你喜欢我吗?哈哈哈哈哈哈,特别正式。后面还有一个,我问她,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反正我们挺多仪式感。”
悲伤的人不适合听甜甜的故事,一团乱麻的心情发酵的更加混乱和粘稠。
我被他说的更觉自己凄惨。
“自闭了。越听你说,越觉得,自己谈的是个假恋爱。问你啊,为啥我和他见面的时候,还是挺多话,QQ上聊却有些尬?”
“我觉得你们就是为了在一起而在一起。”
“好烦噢,我们天天见,搞得我现在特别依赖他,每天都想见他,结果感觉他变冷淡了。”
“哎,你别最后沦陷进去了,男生最后只是玩玩而已,你可能没遇见对的人吧。”
我们又聊了很久,他沉浸在自己粉色的日常中,间或发表一下对我恋情的看法,我的心情越发down到谷底。到底是意难平,那头转过身就朝对象撒了气,对象也被我弄得莫名其妙,大半夜向我室友求救不知道女友无缘无故的脾气是为哪般。
后来他继续和女友聊天,我脑中念头千回百转,一夜不得安眠。
恋爱这回事就是没有规律可寻,一个执拗的念头,只消一个拥抱就可以抚平。
我和对象第二天就和好了,又谈起花前月下的小恋爱。
很久都没顾上和他联系,他也自得的沉浸在新生活,习惯了恋爱的节奏后,我们又渐渐恢复了新的分享和吐槽。
恋爱一路顺利,无数个瞬间,我几乎都要觉得眼前的男孩就是想要共度一生的良伴,这么一想着,上次的深夜劝导就碍了眼,化作心上一把刺刀。
我不是按捺得住内心一星半点情绪的人,当即给他发消息。
“逼威,我必须得和你说一下了。”
“可能是我表述的原因,每次都是不怎么如意的时候跟你倾诉。”
“所以你就觉得我诸事不如意,谈恋爱有问题。”
“但是你这样随便评价真的太伤人了。”
“如果是你跟我说,我不会就因为某个地方不好,就评价你,这个恋爱怎么怎么样,你女朋友怎样怎样。”
“总之就是太伤人了。贼难受,毕竟我很看重你的意见,你知道的。”
消息发出去一时爽,但是我内心也有些忐忑,这话说的,自觉有些重了。
但是我也心存一丝侥幸,他会体谅的,我们之间,有什么不能开诚布公的呢。
从来不秒回消息的我,那天一连看了手机好几次,终于等到了他的回复。
“嗯嗯,那你下次,就不跟我说了呀。我也是结合自己在看你,所以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有点鲁莽。那你开心点,没事的。”
比我想象中通情达理的多,友善的多,字里行间都是妥帖。
可是我能嗅出那一丝不同寻常。
太过于妥帖和周全了,那不是他和我惯常的语气,那绝对是某种情绪的收敛化表达,看似柔软,实则透露出一个讯息:那你以后不要再和我说你和你对象的事了,我不想听了。
能和人精般的他做多年好友,我当然并非看上去那样大大咧咧。
当即我就装作轻松平常的样子,回他,我不,我偏要和你说。
他回得看上去更加轻松平常,我不,我非不听。
还配上一个嬉皮笑脸的表情包。
这一番过招,我们两都心照不宣的展示了自己高情商的圆场。
但我无缘无故悬紧的心告诉我,有什么东西碎掉了,有一些话题,从此成为敏感区。
08
成年人的边界感,是一把双刃剑。
我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和他讲究分寸感这回事,而他,从此也不会对我无所顾忌。
每个人都在鼓吹,去拥抱新生活吧,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吧。
这些都是好事,可是没有一个人明白无误的告诉你,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多少碰撞和鲁莽,而这些碰撞和鲁莽,让你得到的同时,又将让你失去什么。
你将学会更好的为人处世,说活更加的圆满和通融,看起来更像一个体面的大人。
同样你也将收敛羽毛,掂量轻重。
三思而后行的后果是谨言慎行,明哲保身的方法是舍弃情绪化,舍弃莽撞的同时也丢掉无暇的天真,然后修炼成为芸芸众生中一张毫不突兀的脸。
一腔热情和孤勇没有凉,但也不会重燃。或许这不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只是一场进入成人世界的等价交换。
如果不是这样,我真的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一腔热血一步一步冷掉的缘由。
刚上大学时,他说要和我造轮船。(QQ表示聊天频率的标志)
坚持每天给我发消息,我随意发表情包回应即可。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有了大轮船,情侣QQ空间也相恋了两年。
但我不爱看手机消息的习惯始终难改,他也终于放弃了这艘轮船。
“现在有事情我都不会找你了,一个消息发给你,等你回过来我早就没了当时的心情。”他诚实的说。
“那你可以给我打电话啊。”我说。
他终究还是尊重我不想被打扰的社交习惯,只是默默的将滴滴出行的紧急联系人,填上了我的电话号码。
支付宝头像用的是我高中时随手给他拍的一张照片,多久没联系,他也没换过。
但他永远都是我好友列表里面唯一一个好意思借钱,而且随时只要我开口,他二话不说就把钱打过来的那个人。
除了上次,那次坦白事件之后,过了两个月。
“逼威,可以借我200块钱吗?最近手头有点紧。”
“啊,对不起,没有诶,可能借不了。”
“好嘞,没事,我再想办法。”
到底还是不一样了。
他没有回我“好”,然后二话不说的给我转钱。
我也没有咋咋呼呼的说“小婊砸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有后悔过,是不是不该跟他说那番话,造成我们生疏又客气。
但是细细往回看,看得见的是那一次的导火索,看不见的,是交织错杂的因果线。
他暑假和一群零零后去旅游,唯一有旅游经验的他这次放任看啥都新鲜的零零后做攻略,准备享受一次不用操心的旅行。
谁知一路上奇葩事迭出,相处几天也和旅伴彼此互相有隔膜,甚至没有一张合照。
每天他都在微信里跟我吐槽,他们的攻略有多不靠谱,出去旅游中午不吃当地特色在旅馆煮泡面。
彼时的我在家养脚,被他的吐槽逗的不亦乐乎。
“等我回来了好好跟你吐槽一下。”最后他总结道。
“好嘞。”
五天后,他风尘仆仆的回到家。我早早的和他约了时间,准备听他大大吐槽一番,精心化妆打扮一番,就等他来接我。
“阿婉,等我一会。我没带钥匙,我爸爸妈妈明知道我今天回来,却跑出去玩去了,他们可能不爱我了。”
“哈哈哈,好的,没事。”
四十分钟后。
“阿婉,对不起啊,可能约不了了。我妈妈刚刚打电话我,我舅妈住院了,叫我赶快过去一趟。”
“啊,没事吧?你快过去吧,我们改天约。”
精心打扮的我,若无其事的敲下这一行字,不敢泄露一丝遗憾和失落。
“可惜啦,我今天为了见你不但洗了头,还化了妆呢。”
“哈哈哈,那肯定很好看,我的损失。改天约噢。”
女孩子化了妆但是不能出门见人的心情,不亚于男孩子刚烫好头就淋了雨。
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懂得体谅对方的难处,并假装自己一点都不失望。
我也早就不是那个任性的逼婉了。
明明是放假,明明在同一个地方,但是这个“改天见”,依旧拖了很久。
再次约到已经是一个星期后,我随意打扮了之后就出门,见到亦是随性打扮的他。
“逼威,快给我吐槽一下你的旅行。”
“算了,没啥好说的。当时特别想吐槽,后来一想,其实也没必要反反复复说。”
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我也没有追问。
成熟的标志之二,就是对方不想说的,你学会了不再追问。
他没有讲述奇葩的故事,但给我带了当地的特产桂花糕。
“真的超级好吃,我当时尝到的时候就想着跟你带,你一定喜欢吃。”
在大多数真真假假的语境中,“一定”是最不敢夸下海口的一种。
说来奇怪,可他断言我一定会喜欢的东西中,竟真的每样都合我的口味。
无论是这个桂花糕,让素来不喜糕点的我吃的意犹未尽,还是耽美小说《撒野》,年度国产良心大作《白夜追凶》,都是他口中的“你一定会喜欢”,我了解后的“真的很喜欢”。
某种程度上说,他甚至引导和完善了我的一系列喜好,或者说我们早已潜移默化的形成了相似的喜好。
他亦是我去重庆时,唯一记得带桥头火锅底料的人。
当我们各自有了男女朋友,心照不宣的再也不提彼此要一起跨年旅行时,他兴致勃勃的告诉我他的跨年计划。
“逼婉,告诉你,我都想好了。31号那天晚上我准备和她先去吃火锅,吃到12点我们再去划船,然后我准备了一段浪漫的话在船上跟她表白......你呢?”
“我再看吧。你的计划也太浪漫了吧,到时候跟我直播表白噢!”
“好的好的。”他满口答应。
转眼就到了2019年第一条,我按时来收割他的故事。
“怎么样怎么样,昨天晚上是不是很浪漫,快给我讲讲。”
“再说吧,我现在有点事,晚点聊。”
“好的。”
这个“晚点聊”和“改天见”一样,遥遥无期,不见兑现。
就像那个夏天我给他带的桥头火锅底料,在我家的冰箱里待到它过期的那天,也没找到合适的时间能见到他的主人。
像极了我们一起在丽江古镇的酒吧里一起听的《安和桥》:
“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我也不会再对谁满怀期待。”
我不再对他的“改天见”,“晚点说”满怀期待,就像他一次次等我消息时,消失殆尽的耐心和倾诉欲。
真正离开的人,是悄无声息的。
但你往回看啊,他曾经弄碎盘子,敲打玻璃,为的只是提醒你留意。
睡梦中的你只是皱了个眉,吸了吸鼻子,然后转个身继续酣睡。
当旺盛的表达欲被消息送达的时差磨灭时,他也在训练自己变成一个不动声色,遇事稳重的大人。
所以他学会了将情绪自己消解,哪怕现在的我,已经基本可以做到阅后即回。
我们相隔的不是武汉到宜昌的距离,而是彼此不可逆的生活走向,在时差中渐渐的越来越少找到交错的痕迹。
09
“我告诉你一件事情,你一定会生气的。”
“你说,我不生气。”
时间是2019年2月12 日,慕玛蛋糕店,下午四点,我们最近一次见面。
“这件事情真的非常严重。”他再三强调。
“有多严重?”
“比所有事情都严重。”
“说吧,没事。”
他吞吞吐吐,踌躇再三后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我.......取关了你的公众号。”
“啊.......噢......”我愣了一下,半晌没反应过来,又飞速的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我还以为你把我拉黑了呢,吓死我了。”
“哈哈哈哈,怎么会。”他笑。
他是我公众号第一个粉丝。
彼时我一时兴起,准备感受一下新媒体的浪潮,自己开了个公众号。
拟好名字,选好图片,准备偷偷发自己的小文章。
风花雪月,哀思愁肠,都不是方便大方示人的情绪。
“开公众号这个事,我只告诉你了噢。”
我咬着吸管,试图吸到里面的珍珠。
“好的,我是你的头号粉丝!”
对面的他“吸溜”一声,珍珠到了嘴里。
后来我的公众号慢慢涨粉,粉丝也不多,他总是最积极留言的那一个。
无数次我都准备停笔,这时总会收到他公号后台的催更,或者QQ上的留言------
“歪!这个公号已经一个星期没更新了!快更新!”
“每天看你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
就这么断断续续的,我坚持到了今天。
文章慢慢写的越来越得心应手,知道如何起承转合最有故事性。
只不过那些稀疏的留言中,不知什么时候少了他的。
突然想起有十几个粉丝的时候,他给我留言:
“啊,你什么时候都有这么多粉丝了啊!”
“不行!他们不能抢在我前面留言,我要比他们快!”
他从来都说不好浪漫的诗句,留言也多浮夸,但该力挺的时候,他从来都能用最朴实的言语,准确无误的直击人心。
现在我不用鼓励,也能坚持定期书写自己的心情。但那个在我摸黑前进时点亮明灯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躲进了暮色之中。
“你知道吗,我有个微博,以前经常会写我和你的故事。但是我最近搜了一下,现在写你已经越来越少。上一次跟你有关的事情,已经是半年前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就是不想联系你。我寒假每天在家闲的打麻将,我都不跟你发消息找你玩。”
“你也发现了吧,以前你没回汉川,我就给你发消息问你什么时候回,这次就没问。”
“你以前给我发消息我都是秒回。现在有时候你给我发消息,我其实看到了,如果我当时在刷微博,我就继续刷微博,知道你发消息,也不秒回你了。”
刚喝下的农夫山泉仿佛兑了假酒,开了坦白局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句句扎在我的心上。
“行了,你别说了。”
我试图劝阻他,来制止四分五裂的悲伤。
他倒是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说了一大串。
十几分钟后,又跟没事人一样说:“我们还去看电影吗?”
“看你妈,我现在都想回家了。”
“哈哈哈,这可不行,你说了要请我吃饭的啊。”
“吃你妈。”
我忿忿不平,用嘴炮来掩饰五味杂陈的心。
“走走走,坐不下去了,我们去吃散伙饭,爸爸请你。”
再难过,饭总是要吃的。
我们起身,走出坐了一下午的慕玛。
临走前我看了一眼我们刚刚坐的桌子,心想,这样当面告别的戏码,想必它也不常见吧。
我们终究是比钢铁还刚的老铁,连告别这种本该百转千回的戏码,都上演的有条不紊。
在唯一的商圈内转了半个小时,我们也还没决定好吃啥。
“要不我请你吃牛排吧。”我主动提议道。
“我感觉我想吃火锅啊。”他说。
“那走呗,刚好左转就是大师兄火锅店。”
“咱们去喜洋洋吃吧,好久没去了。”
喜洋洋火锅城是我们这座小城最便宜的一家火锅店,曾经我和他一行四个人吃,才花了135。
我知道他必是想为我省钱。
就像无数次他嚷嚷着要我请客吃饭,结果最后他都谎称去上厕所悄悄结了账。
“喜洋洋好像倒闭了。”我说。
“啊......”他一幅懊恼的样子,“那要不,我们去吃麻辣烫吧?”
“emmmmmm......别吧”我拒绝道。
“为啥?”
“因为......”我决定说出心里话,
“我这次是诚心诚意想请你吃个20元以上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们相视一眼,互相大笑起来。
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一种感情,是再冠冕堂皇的告别,都有掩饰不住的默契。
真正离开的人,是悄无声息的。
而一门心思要在分别前吃一顿散伙饭的,是因为彼此都对明天的再见,还存有希望和憧憬。
终
我们没有狗血的撕×,没有欺骗,没有漫长的生疏,没有新交比彼此更好的朋友,没有嫉妒彼此有新生活。
所以我们也没有理由,在相识相知八年后,以任何不成体统的借口,淡出彼此的生活。
我们最大的遗憾,怎能与彼此有关。
我们都爱的那首《安和桥》也有这样一句词:
我知道,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遗憾。
所以你好,再见。
(全文完)
后记:
航海专业的他在海上漂过八个月,孤独至极,这成为了我们又重新和好的契机。
跨年一起去了湖南,湖南不好玩,但是说走就走的惯例还在。我们好像不如当初那么铁,但是在朋友的亲密度都在下降的普遍情况中,我们仍在彼此的朋友中排得上前一二。
果然我们没有成为彼此的遗憾。
——2021 02.07
文|阿婉
图|《friends》剧照
——————————— END———————————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生活观察家,未来的英语翻译。
为了写出有质量的文章而耕耘ing
不无脑追热点,写静水流深的生活轨迹。
感激在这里相遇,喜欢的话请关注我吧~
如果能指点一下我写的怎样,更感激不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