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制作过程及放风筝的技巧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扎”即要达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

一、扎绑。扎绑骨架是制作风筝的基础工艺,大体可分为选料,加工,绑扎等几道工序。

二、选料。绑扎之前需选料,通常用来扎制风筝骨架的材料有毛竹,藤白木条,芦苇和云杉木条等。

三、加工。以加工毛竹为例,一般要经过选竹材,破竹材,削竹条,修竹条和弯曲成型等五道工序。

扎绑方法:毛竹经过加工修理,在绑扎前,应选一平整的工作台,拼放成型。

制作风筝的材料选好后,还要选择各种各样的工具。主要有:剪子,钳子,火炉,酒精灯或蜡烛,锉刀,大小锯,大小剪刀,熨斗,单把和双把刨子,以及各种颜料,绑扎的绳。

四、裱糊。

风筝骨架结扎完成后,接下来的就是把彩绘的纸糊在上面,南方风筝艺人称作“蒙面”,北方叫“裱糊”。

风筝一般是用纸糊制的,用于风筝的蒙面材料,因风筝规格形状不同而异。糊风筝的材料,总的要求富有弹性和韧性,常用的如绢,桑皮纸,宣纸,高丽纸,皱纹纸,电力防塑薄膜等等。这些材料质地轻,纤维分布均匀,着色效果好。

风筝的黏合剂种类也很多,常用的有面粉粗糊,合成胶水,白乳胶等。

五、绘画。

风筝的绘画艺术是一种综合绘画技法的体现。风筝摆在室内,放到空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每一幅图画又都是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图案,从而构成了这只风筝的主题。在风筝上绘画着色,设计图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内容和形式的美感。所以色彩,描绘技法,也是风筝制作记忆的重要环节。风筝作者,应具备一定的色彩知识和各种描绘技巧,才能制作出好的风筝。

风筝的题材极为丰富,在特定的平面上形象地表现主题,一方面要通过图案和色彩在风筝造型骨架上表现直观效果,另一方面,又要能在放飞到高空时体现远视效果。正因为风筝本身的这些特点,他对绘画就有特殊的要求。

放风筝的技巧

放风筝时需要一人拿着风筝走到下风处,一人拿着线轴站在上风处,间隔50米左右,然后拿风筝的同伴举起风筝并推向空中,拿线轴的同伴拉着风筝线奔跑,根据风筝上升情况改变奔跑速度,风筝飞上天后要适当放线让其平稳飞翔。

1、需两人协作

放风筝一般需要两个人一起来完成,一位同伴拿着风筝,顺着风向走到下风处,一人拿着线轴站在上风处,两人间隔50米左右。

2、起飞

拿风筝的同伴将风筝上举,并且顺这风势推向空中,拿线轴的同伴立即拉着风筝线奔跑,奔跑时如果风筝上升比较慢,就要跑的快一些,如果风筝上升较快,就要放慢速度。

3、放线

待风筝不断上升时,可以缓慢停下脚步,根据线的拉力进行适当的放线,让风筝平稳的在天空中飞翔。

放风筝的注意事项

防风筝的过程中,如果风筝向下坠落,可以将风筝轻抖几下,如果无法挽回,就迅速收线。如果两只风筝线纠缠在一起不要惊慌,可以与纠缠着互换位置进行调整。收回风筝时要慢慢收线,远离有高大树木的地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河滩放风筝那次春游,已经全然不记得是几年级的事了。出游前后的流程都差不多,就不赘述。今天就主要讲讲制作风筝和最后放...
    川夏葭尔阅读 173评论 0 0
  • 杨柳青,放风筝 成授昌 “杨柳青,放风筝”这是家乡小孩唱在嘴边的一句话。 猫在家里扎风筝,孩子们就巴望刮风、巴望...
    成授昌阅读 1,384评论 8 11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子一边背着新学的古诗,一边问我:“妈妈,...
    八月读书阅读 460评论 2 3
  • 虽然春风料峭,但天气毕竟暖和起来。 公园的空地上分外热闹,十几个人手里拿着线轴,仰望天空。蔚蓝的天空上...
    聪聪去阅读 318评论 0 5
  • 最近的天气非常适合放风筝。尤其在阳光午后,暖风阵阵,或带家人、或呼好友、或独自一人,找个空旷的好去处,然后将手中的...
    如柏的日记阅读 58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