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未来的人是可怕的,他们的人生只剩下追忆;没有自我的人是可怕的,他们的人生只剩下捆绑;同时没有这两者的人,是可悲的。
大概在我上大学后,我发现老爸越发喜欢怀旧,整理旧照片几乎成了他一大业余爱好。那时他还不到五十岁。我那时就隐隐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趋势。什么样的人爱怀旧,自然是没有未来的人,换言之,对生活失去斗志和希望的人。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致命的,这样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与我理想的人生更是背道而驰。因此,无论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一旦我发现谁有这种爱好,就打心底里警惕和抵触。
起初我把它归结为老年人的通病,后来我发现不全是,这样一种习惯的养成,似乎和人的性格、生活状态关系更大,另外可能还有遗传因素(这点可归结到性格中)。我是如何发现的呢?在北京七年间,三姑也在北京帮儿子带娃,从小我和三姑的关系最好,她有俩儿子,没有女儿,把我当女儿看。每次我去表哥家,三姑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块:吐槽儿媳(也就是我嫂子)是工作狂,整天不着家;俩孙子最近发生的趣事;家族里的陈年往事。姑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性格比我还急,模仿能力特强,年轻时是个美人,在村里搭台唱戏,经常说到某个人时,模仿那人说话的语气和动作,形神兼备,要是年轻个三十岁,我真觉得她应该去当演员。我特别理解一个身在异乡缺乏交流和认同感的老人的心,尤其是当她被迫留在大城市有家不能回,更能理解一个上了年纪且大脑动过手术的人混乱的记忆线,因此,尽管同样的桥段她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从未打断她,每次都很捧场的从头听到尾,毕竟,我也有老的那一天。更何况,听她说话就像看一场表演,永远不觉得枯燥。很快,我发现老爸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有同样的爱好,只要一见面,那绝对是一场视听盛宴,有的时候双方还会因为对某件事记忆的不一致而争的面红耳赤。
于是我就此认定怀旧有家族遗传倾向。至于前两点,比较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基本生活在出生地,大部分时间活动范围不超过五公里,干着同样的工作,碰到的人和事以及关注的问题都是一成不变的,唯一接收新鲜事物的来源就是互联网,久而久之,整个人就会被环境同化,变得像周围人一样去思考和生活。“如果你不能尽早过上你想要的生活,那么你迟早会像你生活的那样去想。”大部分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极少有人能跳出环境、逃离舒适圈,主动去改变生活状态,选择一种不确定的、有风险的生活,年纪越大,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做出改变需要的勇气和魄力就越大。而对于我爸这样显然不够独立和有魄力的人,安于现状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仅仅衣食无忧还不够,还得有闲,如果每天忙得像狗,哪还有时间怀旧?这一点恰好他又满足,这是他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有了时间,还得有心情,因为并不是所有有时间的人都会去怀旧,我可以玩游戏、运动、旅行,有无数方法打发时间。看到这里,千万不要以为我爸是宅男,他有两大爱好,打乒乓球和打牌,并且有固定的球友和牌友,另外就是看各种综艺节目尤其是音乐类,因为他年轻时是不折不扣的文艺男青年,我在音乐和文学方面的爱好天赋,全遗传自他。至今家里还留着他年轻时买的文学名著和各种乐器。除此之外,他还很好为人师,他年轻时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老师,后来放弃了,因为他面对不够聪明的学生,十分没有耐心,不能容忍比自己笨的人是他的一大弱点,更是一个老师的缺点,因此没多久他果断改行。然而骨子里对高智商和高学历人士的崇拜,以及好为人师的性格,是改不了的。一方面,他需要掌声和肯定,喜欢被簇拥,积极融入人群,用经验和技术来指导和战胜他人,另一方面,他独处的时候,又不免伤春悲秋,缅怀逝去的时光,名副其实的“一群人人来疯,一个人林黛玉。”因此,在丰富的业余活动之余,他还是会时不时黛玉附体,比如,冷不丁发两张我小时候或者过去的照片,看的我五味陈杂。
与此相对的,是另一种人,他们不会因为年华逝去而徒增伤感,反而是老当益壮,过的无比潇洒,当然前提是没有后顾之忧。我不止一次在旅行途中遇到过比我爸还大的大叔和大妈,一个人或者和好友结伴旅行,他们不愿意做儿女的附庸,他们坚持主张每个人要有独立的生活和灵魂,不应该依附于任何人。他们津津乐道于自己去过的地方、看过的美景,完全不像年过半百的样子,朝气蓬勃,思想开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印象最深的是四年前去青海碰到的两位大叔,其中一位去过很多国家,横穿过美国,一个人扛着单反和三脚架拍下了无数美景,全程充当团队的摄影师,传授摄影技巧,专业且贴心,深得好评。后来,他相继去过不少地方,像他这样的人,应该是不怎么会怀旧的,因为生活里永远有新事物和人等着他。我也委婉的向老爸提起过,为什么不像他们一样出去走走呢,他说,哪里都没有家里好,出去玩就是日夜兼程,到处奔波,对他来说没有吸引力。彼之蜜糖,乙之砒霜。对我们来说新奇有趣的事对他来是煎熬,这就是性格不通过导致的想法差异。
虽然我欣赏大叔的生活方式,他的状态也是我在他这个年纪想要达到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运气去过这种生活,也不代表每个人都应该去过。既然我声称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我爸,他也有权利安逸稳定的生活,每天走五分钟上班,到点下班,一辈子与世无争,没有大作为,也没有大的波折。这样的人生虽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并没有错。而大叔出生在上海,仅这一点就是绝大多数同时代人没有的,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就是个爱折腾的人,干过不少工作,后来自己开公司,做贸易,慢慢积累,实现财务自由,因此到他这个年纪,他才能实现身心自由。而我除了瞎折腾,没有一点和他相似的,我总是光说不练,逃避困难,得过且过,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自我认知,风险承受能力差……想要的和实际做到的有天壤之别,不甘心现状却又不去行动,才是悲剧的来源。我记得他说,在学校就好好学习,工作就努力工作,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由此看来,上了年纪的人怀旧并不是什么问题,年轻人不自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