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儒敏谈读书》一书中,温儒敏涉及了名家经典的导读,其中对鲁迅的内容,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对鲁迅的一些难以理解之处,需要放到特定的环境下去认识。
首先,很多人就拿着鲁迅不要读中国书说事,批评鲁迅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偏激的批判。
五四期间,为什么那么多人,如陈独秀,胡适等人会去激进批评中国儒家文化,因为儒家被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的思想。比如宣扬的24孝就强调过度的孝顺和服从,甚至违背人性,如郭巨埋儿。
他们表面上反对的儒家思,实际上是对当时万马齐喑的现状的不满。不通这种方式呐喊出来,不通过极端的方式提出来,就无法去做改变。
就算他偏激,尖刻,背后都是鲁迅对于文化的积极传承,比如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时至今日仍然是研究中国小说的重要参考。
给我的启发,如果你确实不喜欢一件事或人,要对其进行评判,你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次,残酷的现实比虚假的美好好上一百倍。
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入木三分,看了甚至觉得真实得残酷,例如奴性,讲究调和折中。
然而要真正让所有改变,必需要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勇敢地表达出来。
印度的影星阿米尔汗,因为揭露印度的一些丑陋面受到很多的攻击,但他同时却给予弱势群体许多帮助,他的直言背后对国对民的热爱。